就能减持的感觉,否则心思全都放在减持、卖公司去了,不可能有心思好好经营企业,市场给你融资可不是让你来卖公司的。

    方鸿补充说道:“另外退市方面补充一项。企业上市后,不满足条件而被强制退市的,那么该上市公司的董事、发起人以及他们所成立的所有公司,自退市之日起的未来五年内都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入新交所市场或申请重新上市。”

    既然被刷下来了,就是被市场淘汰了,就得给别人让开一条道,因为市场的资源是有限的,已经给过你机会了,你没支棱起来,那就只能把有限的资源让给别人,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机会,去后面排队等个五年再说。

    除了针对上市公司大小非的限制,还有机构投资者方鸿也要做进一步限制,大资金、大机构无论是从专业程度、资金规模、信息获取渠道等因素,对中小投资者尤其是散户股民是碾压式的差距。

    机构就是能比散户更快获取消息,散户的消息永远都滞后于机构,资本市场的本质其实就是吃信息差,利用信息差给对手盘造成降维打击。

    所以限制大资金、机构就是消除这种信息差,方鸿当然知道不可能绝对消除信息差,但是可以通过制定偏向于弱势方的游戏规则来弥补。

    就跟电竞游戏的平衡性调整是一个道理,而调整的思路无非就两种,要么对强势英雄单位进行削弱,要么对弱势英雄单位进行加强。

    毫无疑问,在资本市场里面,大资金、机构肯定是处于强势地位,而中小投资者、散户股民肯定是处于弱势地位。方鸿的思路也非常明确:弱势方维持现状,单方面削弱强势方,如此就等于是加强了弱势方。

    此刻的方鸿一手托着下颚说道:“新交所的交易做如下调整,机构投资者采取T+3制,即当天买入三天后才能卖;个人投资者采取现有的T+1制不变,即当天买入第二天才能卖。”

    听到这话的田嘉奕愣道:“咦?这不是印渡资本市场的玩法?哦,还是有些不一样,印渡股市那边是机构投资者T+3制,个人投资者是T+0制。”

    方鸿微笑着说道:“别看阿三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神经刀、骚操作,但有些地方还是有点东西的,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你比方说资本市场方面就有点东西,走出了十年长牛,我看再走个十年不是问题。”

    “机构T+3,散户T+1,这一套交易机制能平抑双方的信息差,新交所要做的不是去干预市场,而是制定规则去尽可能消除这种信息差,机构获取信息比散户快,但是操作要比散户慢三天,等机构可以操作的时候,散户差不多也获取消息了,这个时候双方再展开博弈,输赢都是公平的,说到底消除信息差就是为了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方鸿虽然从三哥那里找到了思路,但并没有完全照搬三哥的玩法,T+0制确实不合适国内的散户,大A也不是没有玩过T+0,九几年的时候就短暂施行过T+0机制。

    而且有着前世记忆的方鸿也清楚,几年后可转债品种的疯狂再次说明了T+0在国内资本市场的水土不服,可转债品种就是T+0,当天买当天可以卖还不限涨跌,而且可转债恰好因为体量不大,大机构无法参与,基本上就是散户、游资或小团体在里面玩,结果可转债炒作最疯狂时能在日内顶到两三倍的上下振幅,能让参与者一天之内腰斩。

    正因为如此,不能照搬三哥的散户执行T+0的玩法,大A的股民也是需要一个紧箍咒的,否则就是脱缰的野马,疯狂起来那是不得了,T+1就是这个紧箍咒。

    此外,新交所也继续保持±10%涨跌停板机制,大A采取T+1和±10%涨跌停机制这么多年,股民们也都适应了,这也能更好且更快的让新交所平稳运作起来。

    田嘉奕若有所思道:“如此限制大小非和机构投资者,会不会使得新交所的股票交投活跃度低迷、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