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孙权想要的,并不是大战之后的一片狼藉,不然他可以狂点战争科技树,眼下就可以将‘百炼钢’拿出来,到时候再搞一批战马,起码可以做到‘野战’无敌。

    到了那时,统一三国难么?

    当然不难,这是科技落差决定的。

    可为什么孙权不想这么做?

    很简单,那样的世界他不想要。

    那不就是后世诸多王朝更替后的世界么?

    不就是如同成吉思汗一般的以战养战么?

    然后呢?

    分封天下或者中央集权后,等待下一场大战?

    那自己回到这个时代干嘛来了?谁统一了之后,不都是这个结局么。

    但,这些问题孙权并没有仔仔细细想过,来到这个世界后,包括十八路诸侯讨董、王睿攻长沙、孙坚占荆州等等事件一起袭来,让他应接不暇,直至庞德公问起,他才算是有了一个可以系统去思考的机会。

    于是,他的回答是:“先吃饱。”

    庞德公没听明白,问道:“吃饱?”

    “对,就是吃饱。”

    “眼下中原大乱,各地用不了多久就要面临灾民潮,这些灾民会骨瘦如柴的出现在荆州,如果喂不饱这么多张嘴,那眼看着就是一场民变。”

    如果孙权现在是荆州牧,那他一定不会优先考虑发展,而是去考虑如何面对这股难民潮!

    历史上是如何形容中原这场大乱的?

    四个字,叫逃无可逃!

    意思是这些人不管去哪都没人接收,直接导致了大批难民冻饿而死。

    想要吃下中原大战的全部难民,光凭荆州的土地肯定不够用,就算是把荆州权贵粮仓都打开也养不起这么多中原难民。这个时候,孙权想的不是节流,而是开源。

    土地养不起,那,河流呢?

    山川呢?

    给土地加产,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工程,可江河湖海却没有限制。

    孙权眼下唯一缓解局势的办法,就是将这些难民,除了兵役、劳动力外的所有人,都暂且改造成工人和渔民,用荆州、江东的渔业来养活他们。

    只有让这些难民吃饱,才能稳定住局面,稳定住了局面,才有资格谈发展。

    “捕鱼?”

    在庞德公的问询下,孙权想起了脑海中一闪即逝的马渡轮!

    马渡轮是加拿大19世纪的产物,就是将两到五匹马赶上船,于偌大的船板上以马力驱动齿轮,再由齿轮带动螺旋桨为船只提供动力。这么做的理论知识基本上和不久之后的东吴人力脚踏船差不多,属于在机械时代来临之前的替代品,后来被蒸汽机所淘汰。

    只是,这东西要是用到东吴身上,再经过改造,将马渡轮底部装上一张可以困鱼的渔网,能将荆州渔业从单叶扁舟提升到什么样的地步还真就尚未可知。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有个BUG,那就是马。

    看过马渡轮图片的孙权清楚知道这艘船长什么样子,相当于一块巨大的木板上安装了个船底,船体上拥有极为宽广的空白区域,所以加拿大人用这种东西来运输。那么,经过改造,将这种船的船底改扁,扁到就算装上了车轮也不会拖地,将会有什么效果?

    试想一下,一艘马渡轮在行进至河边时,船上水手迅速下水为这艘船安装上轮子,而后将马匹从船身赶下,那这还是船么?

    这不就是一台车么!

    还是一台水陆两用的运输车!

    论效率,它恐怕比木牛流马还要强大!

    “权儿?”

    庞德公将孙权由幻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