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其实我们不用尺子也能做的很精准,属下的眼睛就是尺子。”徐大指着自己,自信地说道。

    “你能做的精准,那些学徒呢?”赵括没好气的问道。

    “……”徐大。

    “还好有现成的。”赵括心中想到,接过墨风和公输秧手中的尺子。

    但是很快,赵括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墨尺和鲁班尺的标准不一样!

    虽然相差不是很大,但是也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差异,也就是说,一尺的长度,两个标准之间就差了一寸。

    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

    “不如重新制定标准?”庞煖看出问题所在,于是问道。

    “要不就以大王为标准吧,属下这就去拿绳子来测量。”赵铸不着痕迹地拍了一个马屁,不等赵括答应,转身就朝外面跑去。

    “回来。”赵括将其喝制住,思索片刻,拿起墨尺说道:“今后赵国就以墨尺为标准。”

    度量衡要的是一个统一的标准,至于这个标准是什么,并不重要!

    既没有必要非要以国君为标准,也没有必要非要按照后世的米、分、厘米为标准。

    能用的就行,重新再测量制定尺子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容易造成更大的混乱。

    至于是用墨尺还是用鲁班尺,赵括自然更倾向于跟随自己更久,对自己帮助更大的墨家,也算是对其的一个回报吧!

    墨风顿时大喜,赵国若是采用墨尺为标准,墨家的名望必然会更进一步,成为天下士子的规范,甚至有机会压过法家和儒家,成为天下第一的学派。

    日后只要提到尺子,就不得不提墨家!

    “臣墨风拜谢大王。”墨风走到中央,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郑重地说道。

    公输秧神色有些落寞,不过还是拱手道:“恭喜墨兄。”

    确定好标准之后,剩下的就简单了,和之前样,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等于十分。

    经验丰富的工匠们对照着墨尺的长度,刨出一尺长的木尺,然后十个木尺竖着放在一起就是一丈,再刨出一丈长的木尺。

    一尺长的木尺分成十等份,就是一寸。一寸再分成十等份就是一分。

    做好之后再对照刚好取来的丈、尺、寸、分的标准墨尺,确定墨尺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磨损,刚刚做的也没有误差之后,再交给工匠打造铜尺。

    当然,赵括没有和王莽一样,将卡尺做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长度单位,比如步、里等,也都做了规范。

    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

    亩也和之前一样,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小的统一标准了,这些大的自然会跟着统一标准。

    等到将所有尺子做出来,已经是傍晚了,赵括让所有人回去,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