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股静脉途径、腋下途径、颈内静脉

    途径、股动脉途径,以及经皮血管置管等。

    股静脉是最常见的途径,但也会因为患者的情况不适合,放弃选择其他入口。

    所有的入口当中,经腔静脉属于是不适合任何其他血管通路的患者的最后手段。

    介入科的专家鼻尖瞬间冒汗,「这样能行吗?目前这个入路,还没有得到大量的数据支持。」

    胸心外科的专家显得镇定,「他一定做过严格的研判。咱们耐心看着就好了!」

    介入科专家摇头。

    尽管在心脏疾病上颇有建树,但同事却没有太多的介入经验。

    天下通往成功的道路千万条。

    但赵原却选择了最难的那一条路。

    赵原也不是故意选择最难的一条路。

    患者的身体情况太糟糕了。

    入路的选择是介入法的精髓和难点所在。

    他选择的入路,是百分之九十九介入医生,都没尝试过的方法。

    但,别无选择。

    因为其他标准的入路,上面都站着拦路虎。

    诸如:阻塞性外周血管疾病、股髂弯曲、主动脉粥样斑块或者之前手术植入了动脉移植物……

    这些拦路虎都是会自爆的大BOSS。

    你碰他一下,他也不反抗,直接原地爆炸,弄死我,你也别想活,流氓的一米。

    所以外科医生最怕遇到这种问题。

    这些难处,不仅会毁掉手术,还斩断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唯一的通道,便是此处了。

    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风险很大,但别无选择。

    如果这个入径完成不了手术,病人将没有办法进行任何手术,只能保守治疗,或者开胸治疗,即使能活下去,不仅要承受诸多痛苦,至于寿命也是有限的。

    相对专家们愁眉苦脸,那些年轻医生则比较亢奋。

    医疗圈是一个熬资历的职业,大家以前都觉得想要熬出头太难了。

    即使在军医院,压力比地方医院要小一点,但实际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干苦活累活的,没多少钱,没多少名。

    要知道博士毕业,在其他行业差不多已经是在顶层行列中了,但医疗博士,只是有了敲门砖,有资格进入一个好城市好医院打拼而已。

    当一个年轻的医生打破常规,让这些年轻医生拨云见雾般看到希望。

    他这么年轻就能做这么难的手术,自己倘若有足够的机会,应该也行!

    他们根本看不出手术的难度在哪里。

    一个只存在理论上的入路途径!

    赵原的所为类似于副本开荒。

    就像是打副本的时候,选择了一个别人从来没有选择的方法。

    只有大神才有魄力这么做!

    关键是华国的教育体系很少会出现开荒型的天才外科医生。

    华国更善于培养标准化的外科医生,就像是生产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实用性特别强,但论艺术性比起手工制作的产品有所欠缺。

    以介入医生为例,当年一开始华国从事这个方向的医生,都是其他科室转型的,聚集了很多医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介入治疗的医生分布很广,甚至市三甲医院一个科室都能有好几个副高以上的医生。

    但真能做到顶尖水平,乃至产生国际影响力的顶尖高手,却是很难遇到。

    「求一波月票,大家别留着,明天清零,太浪费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