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机场,常院长安排专职司机来接机。

    赵原坐着常院长的座驾,来到医院。

    常洪波看到赵原,上去就是一个熊抱,“辛苦了,辛苦了。”

    赵原连忙道,“没那么夸张。做了一台手术而已,其他时间都是休息。说实话比在天华上班要轻松多了。”

    常洪波微微一怔,旋即笑道,“敢情你是度假去了啊!”

    赵原半开玩笑,“有点这个意思。”

    对其他人而言,可以说是一场难度大的硬仗。

    但对赵原来说,几天做了一台手术,闲得心都有些慌了。

    常洪波取出一份文件,放在赵原的手边,“这是跟门特对接好的,由胡奥斯大学医院那边负责采购,后面会转运给咱们。里面一些设备,必须要由胡奥斯出面购买,他们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

    赵原粗略扫了一眼,比起唐金之前跟自己说的那些设备相差不大。

    有些设备甚至更新一些,毕竟梅奥那边的设备并非最新款。

    医疗产品的迭代很快,每年都会有变化,就跟手机一样,换个三四代,医院想要始终保持领先,就得重新购买。

    赵原眉头微皱,“科里森那么狡猾,他不会免费帮忙吧?”

    常洪波点头,“肯定会拿中介费,但比起我们直接购买,肯定要便宜。何况,有些东西,不经过他们根本买不到。另外,科里森跟我聊了一下,要和咱们医院搭建战略合作关系。”

    “提供进修培训名额?”赵原好奇道。

    “一方面,天华要在胡奥斯建立培训基地;另一方面,胡奥斯也会在天华设立人才基地。”常洪波笑着说,“他们看中了华国医生的天赋,要给医院储备人才资源。”

    胡奥斯大学医院倘若在天华建立人才培训基地,这可是一个筑巢引凤的好噱头。

    胡奥斯大学医院会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到华国进行教学。

    而对于年轻的住院医而言,又多了一种选择性。

    他们可以选择留在天华,也可以前往国外赚外汇,基数变大,能拔尖的人才会更多。

    有人可能要说,作为一名华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国外给外国人治病?

    换个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足够强大了,肯定要有一批人走出国门,一方面展示大国人才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

    要知道,早在几百年前,列强就是用宗教及现代医学名正言顺地敲开了很多国家的国门。

    赵原松了口气,没想到此次前往麦国,竟然有这么多的收获。

    等设备到齐,新的手术室搭建好,将彻底解决神经外科设备落后的问题。

    如今神经外科的发展,无论是人员结构,还是设备引入,都是赵原用自己的能力推进的。

    因此天华神经外科的交接,已经被赵原拿到手中,变化也是有目共睹,比起单振宇担任主任时期,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