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胸外机器人领域?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华国机器人器械商与赵原完成合作。”

    赵原与齐鸣代表着华国胸心外科的最高水平。

    齐鸣的年龄毕竟大了,因此大家都知道赵原代表着胸心外科的未来。

    如今机器人手术虽然遍布很多外科,但主要是在腔镜技术上运用。

    按照临床应用领域可将手术机器人分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和其他(如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共6大类。

    从产品和技术发展成熟度看,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骨科机器人相对更为成熟,市场渗透率较高,而其它领域相对空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倘若赵原愿意加入机器人队伍,极有可能将之深度开发到胸外、神经外科、骨科等多外科领域。

    另外,AI系统有赵原加入,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AI听上去无所不能,但一开始并非如此,是需要接受大量训练的。

    AI对人类进行学习,再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超越人类的效果。

    为什么AI在外科领域发展得没有那么快,主要是学习资料太少了。

    无人驾驶AI技术的训练可以通过大量的交通图片识别。

    但AI在外科手术领域没有那么多数据量可以运用。

    倘若AI能有赵原这么一个顶尖的外科医生作为学习对象,这将对AI在机器人技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患者是六十二岁前列腺癌患者。

    前列腺位于盆腔的最深处,膀胱与尿道之间,手术暴露十分困难,且切除前列腺后还需要对膀胱和尿道进行吻合,因而难度很大。

    传统的腹腔镜长柄不可弯曲,而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360度旋转,使得手术的操作可以更加灵活和精确。

    机器人是一种高级腹腔镜系统,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

    曹明磊坐在控制台,距离病人大约2米,身体前倾,探头看向控制台三维高清内窥镜。

    这种感觉“就像钻到了病人的肚子里一样。”

    大约40分钟,病人的前列腺被完整切除下来。

    下一步是缝合膀胱和尿道。

    月牙状的缝合针很流畅地穿过病人组织。

    但由于这位病人组织比较薄,缝合出现了一些困难。

    手术竟然出现短暂的停滞!

    “手术出现问题了?”

    “这么多人在观看啊,曹院士这是要栽啊!”

    “果然国产机器人还是没有国外的稳定。倘若是达芬奇,估计不会遇到这样的麻烦。”台下两名外国医生交头接耳,脸上露出复杂之色。

    他们是受到器械商邀请而来。

    华国的机器人报价很便宜,但归根到底是山寨货!

    高端设备跟其他不一样。

    类似火箭弹和巡航导弹的区别,火箭弹瞄不准的话,那也没多大事,大不了炸偏了,也就几百美刀,巡航导弹炸偏了,损失那可是百万美刀。

    但机器人的精密程度倘若不足不是损失钱财的问题,而是会对病人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