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成为了他目前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直播间的人数没有降低,反而增加百分之十左右。

    “这台手术比上台手术难度要大一些,看点多了不少。”

    “咦,赵原又做了改良术式?”

    手术进行没多久,有人发现了端倪。

    原本以为平平无奇。

    结果赵原在里面下了作料。

    九十二岁的病人——敢用改良术式!

    瞬间,将紧张的气氛感拉满。

    “这老爷子心真大,年纪这么大,还敢接受改良术式。”

    “人家对主刀医生足够信任。”

    “我觉得是冲着免费治疗!”

    “少说几句吧!给年龄这么大的患者做改良术式,请问在座诸位有谁敢?”

    面向这么多观众,给高龄患者做风险很大的改良术式,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和底气。

    赵原显得十分沉着。

    为了这台手术,赵原做足了功课。

    完全释放瓣膜、固定好导丝、保持张力、缓慢脱钩……

    患者年龄太大,手术时间越短,可以降低风险。

    手术时间必须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

    当赵原走出手术室时,众人意犹未尽……

    “第一天的手术这就结束了?”

    “赵原安排手术的顺序,是有计划性的,第二台手术比第一台手术难度有明显的提升。这就叫做渐入佳境吧。”

    “二十块钱花得很值啊!据说当年赵原在麦国做手术,跟那些专家收的费用是二十万美刀!”

    “我对明天的手术有强烈的期待。”

    赵原完成第一天的手术,比想象中要顺利,手术的难度不小,主要都是改良手术,所以花费了很多心思。

    倘若在普通的医院,赵原只要按部就班,做常规手术方案就可以了。

    但,在中庸医院可不行。

    必需要做改良手术。

    要知道很多医生穷其一生都做不到一个改良手术。

    而赵原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两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从师父的眼神,钟老和孔老的表情,赵原知道自己第一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钟老与赵原见面,笑着说,“每次看你手术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今天也是一如既往。”

    孔老开玩笑,“小赵,你的年龄不大,除了研究胸外和神外,也可以朝普外试着拓展一下。”

    秦老没好气地否定,“贪多嚼不烂。还是要把自己的优势项目研究透彻,至于其他嘛,等有精力再说吧!”

    望着赵原被三个泰斗围绕在中心,魏旭东内心颇不是滋味,但又无可奈何。

    以前可以用眼见为实作为质疑赵原的理由,但如今已然亲眼所见!

    魏旭东必须得承认,赵原的水平要比自己更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