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慷慨激昂,意气风发。

    “去吧!叛军的骑兵,可就靠你对付了!”

    杰书心中得意,摆摆手,穆赫林远远上马,向山坡下而去。

    穆赫林部下,有喀喇沁和土默特部落的蒙古骑兵,他本人也是蒙古兀鲁特部的蒙古贵族之后,由他这个同族率领四五千骑兵,也有稳定军心的作用。

    不过,在他的骑兵队伍里,三千骑都是两浙及各省的绿营兵,蒙古骑兵只是占了少数。

    这也和步卒一样,永远都是绿营兵冲锋陷阵,永远都是汉兵舍生忘死。

    “康亲王,叛军马上就要进攻,李福那四千绿营兵,可能打不了硬仗。您就瞧好了,看奴才的吧!”

    福建提督段应举上前,单膝跪下行礼。

    他手下五千多兵马,有两千标兵,三千多绿营,和陈世凯一样,都是此次清军的主力。

    “段应举,大军左翼的周全,就靠你了!此战过后,本王会论功行赏,向天子禀明段家门的功劳!”

    杰书的笑容温和,人畜无害。

    这个镶蓝旗的奴才,自大清入关以来,打仗勇猛,屡立战功,和绿营的陈世凯一样,都是浙江有名的骁将。

    “奴才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段应举单膝跪下,慷慨听令,转身大踏步离开。

    “康亲王,奴才告退,和犬子一同去军中指挥!”

    温处道佥事姚启圣甲胄贯身,单膝下跪,虽然年过半百,却是身形矫健,生龙活虎。

    他部下除了五百训练有素的会稽子弟兵,另有四千多绿营兵,也是五千之数,由于他军规森严,统兵有方,除了骑兵弱些,战力不比段应举和陈世凯部差多少。

    尤其是他的五百乡兵,身经百战,舍生忘死,都是身披铁甲的死士,也是姚启圣征战沙场的根本。

    “去吧,去吧!都当心点!打完了马九玉,咱们还要去福建收拾耿精忠,皇上可还等着诸位的捷报!”

    杰书摆摆手,笑意盈盈。

    “谢康亲王!奴才告退!”

    姚启圣告退,转身离开。

    看他脸色通红,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很是期盼。

    一战成名,功名富贵、封妻荫子,至于杀戮,那是必须的过程。

    “奴才告退!”

    “奴才告退!”

    众将领纷纷领命离开,杰书看了一眼大军右翼,微微一怔。

    “那是李福的部下?”

    军容肃整,纹丝不动,相比于段应举部的精锐,都要让人印象深刻。

    至于李福没来,那也是李福资格不够,也不是旗人,整个大军左翼,都归段应举节制。

    不但左翼的参将李福没来,右翼的总兵李荣也没来,他同样归右翼的旗人将领穆和林和姚启圣节制。

    看来,杰书对旗人将领的信任,远远超过对汉人将领。

    “禀告康亲王,那是李之芳手下李福的杭州绿营,金华守城时,破了马九玉麾下的叛军过万。很是骁勇!”

    满洲勇士“巴图鲁”沃申,上前禀报。

    “原来是李之芳的麾下,果然有些气势!”

    杰书点了点头,微微思索片刻。

    “沃申,李福那里,我有些不放心。你带上侍卫过去,有临阵脱逃者,杀无赦!”

    沃申带人离开,杰书目光转看南方,眉头又是紧锁。

    “传令各军,准备迎战!”

    看到叛军阵中旌旗飞舞,人马往来奔腾,杰书大声呐喊,一颗心“砰砰”跳了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