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他们送钱去。」

    赵氏闻言也没阻止,只道:「去吧,应该去。」

    周宽基,也就是南宫安珊清书坊的掌柜,也是周里正的亲弟弟,家里也有三个十五岁以上的儿子。

    周宽基一大早就去铺子里了,所以并不知道周振阳找到人参的事。

    此时的他想到家里三个儿子一下子要少两个,就连工作都有些走神。

    周里正敲响了弟弟家的大门。

    余氏打开门,见周里正来了,愁眉苦脸道:「大哥,你来了,请进。」

    说完她转头道:「大郎、二郎、三郎,你们大伯来看你们了。」

    被喊到的人正准备去地里,看到周里正来了,赶忙道:「大伯。」

    周里正来到堂屋,坐下后问:「你们家决定由谁去从军?」

    周大郎道:「由我和二弟去,我们都有儿子了,就三弟还没有,所以家里一致决定,由我们两个去。要是我们回不来,三弟会把我们的儿子当成亲生儿子来抚养,这样我们也没什么遗憾了。」

    「这怎么行啊,你们两个小时候就多病,虽然现在身体好了,但也不适合去打仗。」

    周里正说完,从怀中拿出一千两银票递给了他们。

    周大郎接过银票,看到上面的字,满脸震惊道:「大伯?您哪里来这么多的钱?」

    大伯和南宫家的关系好,难道是大伯替他们去南宫家借的?

    余氏和其他两个儿子也凑上前去瞧了瞧,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周里正便把刚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人参!

    两千一百两!

    在场的人同时咽了一口唾沫。

    居然不是借的。

    周振阳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周里正道:「我家里还有一千多两,这个是给你们准备的。」

    余氏有些为难道:「大哥,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估计这辈子都没法把这一千两的银子还清了,你真的要借给我们吗?」.

    周里正道:「我和宽基是亲兄弟,我们两个人,不说借不借的,你们收下便是。以后有钱,你们就还,没钱就算了,虽然一下就少了两千两,但孩子们都有工作,我家里也还过得下去。」

    在场的人顿时感动极了。

    余氏瞧了一眼儿子和儿媳,还有孙子们,高声道:「你们都给大哥跪下,他可是你们的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