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的吴宁想喝个萝卜汤,都得进城来买大蔫儿萝卜对付着。

    “行了。”

    吴长路听完吴宁的解释倒觉得没什么,“八文钱一斤你还想怎地?”

    拎起配刀,作势就要出门,“赶紧回坳子吧,我这还有差要办。”

    “等等。”

    吴宁叫住吴长路,“还有个事儿。”

    “什么事儿?”

    “这个......”犹豫了一下,“现在王弘义和孙宏德闹成这样儿,四伯就没觉得这是个机会?”

    吴长路一皱眉,“什么机会?”

    “我跟你说啊,大人的事你少掺和,老老实实给我回坳子守着你的客店!”

    “行行行。”吴宁就知道是这个结果,简直多此一问。

    ......

    出了四伯家与之分别,吴宁低着头,慢悠悠地在坊街上溜达,心里却在想着刚刚的事。

    正如他所说,这是个机会,而且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说白了,房州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多了一个庐陵王府,也就多出来一个王弘义,致使房州军政三足鼎立。

    政务有孙宏德,府军有吴长路,外加一个王弘义,虽手上没有实权,但是身份特殊。

    放在平时,三家各不干预一团合气,就算谁看谁不顺眼,但也没法真拿谁怎么样。

    而且,三人之中,只有吴长路这个折冲校尉十几年没动过地方,基本算是没什么前途了。

    但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京使就在房州,打破了这种平衡。

    而恰巧王弘义和孙宏德正在此时交恶,给了吴长路这条死鱼一个翻身的机会。

    吴宁怎么想怎么觉得,这是个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好时机。

    唯一让吴宁有点遗憾的是,四伯为人太过中正,不屑于这些蝇营狗苟。

    可是,你不琢磨不行啊!你不琢磨别人,别人也会琢磨你。

    况且,四伯是下山坳的唯一的希望,这一点毋庸置疑。

    吴长路能坐到什么位置,达到什么高度,对于下山坳,对于吴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说白了,没有四伯这个统军在前面摆着,他一个逃户敢开客店?敢打县君的公子?敢挖王府长史的厨子?

    就连王弘义强买他的菜,不也是因为下山坳是房州统军的本家,所以才不好太过霸道,给到八文一斤的吗?

    否则你一个平头百姓,他还不是想给你多少就给你多少?

    就算不给你,你又找谁说理去?

    所以,有的时候,吴长路不去想,吴宁得帮他想一想。

    想到这里,吴宁顿下脚步,不打算出城了。

    ......

    “哟,这不是吴小郎君嘛!”

    这正在沉思,却是身前有人认得他,谄媚的上前搭话。

    “怎地?小郎君这是进城来找吴统军?”

    吴宁好好瞅了瞅眼前这人,这才想起,原来是那天送他去四伯家的那个军头。

    “原来是军头大哥,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

    得,吴宁心中大乐:兄弟,就是你了!

    “军头大哥来的正好,小子要去府衙一趟,替我四伯与孙大令有事商量。军头大哥可愿与我同去?”

    那军头一愣神儿,下意识点也点头。

    帮统军办差?

    好事儿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