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都不算太多,也就宁国也就是之前的倭国那边的银矿逐步开采,再加上郑和下西洋这些年,大明的银子多了一些。

    其实大明之所以不用白银做主要的货币,还不是因为白银的储备太少,根本无法做到天下流通。

    再加上这些个达官显贵和富商巨贾一直都有在家里藏银子的习惯,所以大明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银子用来流通,更别说因为银子太多而发生贬值。

    周忱和夏元吉的设想是,随着皇家制造局那些大匠宗师的技术不断提高,朝廷开采银矿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带来的就是逐年增多的白银税收,这也是他们这两位户部尚书兼财税专家敢这么做的原因。

    可是现在皇帝陛下竟然不容易用银子做主流货币!

    朱高煦兼他不解,又举了个粗浅的具体例子。

    “这么说吧,比如此次郑和开启远航贸易,出海与西洋各国做买卖,恂如你觉得他们能够带回来多少银子?”

    “只怕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周忱很实诚地回答道。

    他身为武德皇帝的心腹,自然清楚为了这一次远航贸易,皇室和勋贵集团准备了整整数年之久,就是奔着赚那些外邦蛮夷的钱去的!

    “我们假定此次郑和能够带回来五千万两雪花白银,然后皇室会将其用以开支军费,下发到每一个大明战兵手中,而这些战兵他们的妻子家人会拿着这些银子去购买布匹、粮食等生活物资,最后这些银子就会落到富商巨贾的手里面!”

    “接下来会是什么?这五千万两白银大部分都会被埋进富商巨贾和达官显贵的院子里面,根本就不会流通也流通不起来,那这五千万两白银对我大明有什么意义?”

    周忱顺着这个思路去想,渐渐琢磨出了一些味道。

    “这进入大明的五千万两白银,并没有起到货币应有的作用,相反的反倒是成为了大明财富流失的罪魁祸首,因为水师是与外邦蛮夷做买卖,也会付出我大明的瓷器、茶叶和丝绸等特产,而换回来的白银最终却被埋进了地底下,你说我大明是赚了还是亏了?”

    “说到底,不管是金子,还是银子,其本身不过就是一种比较稀有的金属,其价值的多少是人为赋予的,取决于一两金子和一两银子能够换取多少生产出来的粮食、布匹等实用的商品!”

    “咱们试想一下,若是郑和水师的海外贸易,全部都采用白银结算,那一次至少都是几千万银子涌入大明,不说多了,十次之后会有多少白银涌进来?再加上天下各地的银矿开采,不出二十年大明境内就有数亿两的白银!”

    “短时间内白银暴增并不会给大明百姓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相应地白银的购买力也会开始贬值,比之以前下降数倍不止,所以我才会说银本位要不得,比起宝钞更加脆弱!”

    周忱听后脸色大变,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