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赴京赶考,渐渐进入了汉王爷的视线。

    只是这位汉王爷有意打压人家,将人家名次压得极低。

    这之后于谦也被朱高煦发配去了交趾为官,从底层县官开始做起。

    于谦在交趾干了三四年,政绩颇为突出。

    然而恰逢原岭北布政使杨荣被朝廷召回京师,相应地汉王爷扶持于谦坐上了岭北布政使的位置。

    其实按照常理而言,岭北布政使乃是朝廷正二品大员,于谦一个小小正七品县官,不管政绩如何突出,也不可能一跃晋升为布政使。

    但是当时朝廷局势复杂,太子党与汉王党正在激烈争斗,而皇帝陛下也冷眼旁观,从不做出任何决定。

    于谦成为岭北布政使,接替杨荣,让杨荣回京任内阁大学士,这是太子党与汉王党交易换来的结果。

    毕竟当时整个朝廷都没有把岭北放在心上,更没有官员愿意前来岭北为官。

    毕竟岭北深处草原腹地,气候条件恶劣不说,时时刻刻还要面对草原蛮夷的侵扰。

    换句话说,岭北在那些官员眼中,就是真正的穷山恶水之地。

    老老实实地在京师享福不好嘛,谁愿意去岭北这个蛮荒之地啊!

    如此一来,反倒是让于谦捡了个漏,一跃晋升为了岭北布政使。

    只是不知道,人家才在交趾熬了几年,又被发配去了岭北,心里会是何种感受。

    “太子爷,您既然如此重视于谦,为何不将他调回京师任职?”

    聂兴忍不住好奇地开口询问,不太明白朱高煦的做法。

    朱高煦闻言笑着解释道:“于谦是治世能臣,只是现在他还太年轻了!”

    “年轻有热血这是好事,不过有时候也很执拗冲动,这反倒成了坏事!”

    “所以孤才会将他放去交趾岭北,希望经过这些年的打磨历练,于谦已经成长起来了吧!”

    听到了这话,聂兴这才明白太子爷的良苦用心。

    而且太子爷对于谦的重视,还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您为何就对这于谦青睐有加?”

    朱高煦闻言一怔,随即幽幽开口:“因为这是我老朱家欠他的!”

    聂兴满脸懵逼,直接傻在了原地。

    老朱家可是大明王朝的主人,怎会欠于谦什么东西?

    朱高煦自然不会多言,脑海中思绪万千。

    历史上大明战神朱祁镇于土木堡一战葬送了大明所有精锐之师,瓦剌太师也先趁势杀入长城,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北京城下。

    正当大明朝廷震恐不安,甚至想要逃亡南京的时候,是于谦这位擎天之臣站了出来,力排众议反对南迁,组织兵马死守北京,最后打赢了那场北京保卫战,逼退了也先的瓦剌大军。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之后于谦执掌朝政大权,配合颇为英明的朱祁钰,整饬边防,训练新军,迎回太上皇……硬生生地给大明王朝续了一波命!

    擎天之臣,这个尊称,他于谦当得起!

    然而朱祁镇那个畜生东西,发动了一场夺门之变,重新复辟登基。

    这个畜生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于谦斩首示众!

    于谦对大明有天大功绩,可最后却冤死在朱祁镇手中。

    所以说老朱家确实欠了他于谦一条命!

    朱高煦看向岭北方向,嘴角微微上扬。

    这一世,我来到了大明,绝不允许再出现这样的悲剧!

    于谦啊于谦,准备绽放出你的光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