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最近就很烦躁,皇帝兼职宰相后,需要处理的政务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再者说了,您确实也老了,精力大不如从前,所以是不是也想着把政务交给内阁去处理?”

    “可内阁现在没有人啊,那就让朝堂公卿顶上,只要朝堂公卿进入了内阁,内阁权柄就会不断增长!”

    朱棣脸色渐渐凝重了起来,以他的智慧不难理解,朱高煦这话里的深意。

    不得不承认,这逆子洞察人心的本事,确实是当世一流。

    朱棣最近的确十分烦躁,不乐意处理这些政务,大小破事一大堆,成天坐着批阅奏章还处理不完。

    想他以前那是何等潇洒轻松,北伐打仗出去浪个三五年,巡视北平再出去浪个一两年,政务也全都是太子朱高炽处理好了,上报给他只需要盖章戳印就好了,简直不要太爽!

    长久这么配合之下,朱棣都快忘记了处理国政才是皇帝的主业!

    现在朱高煦做了太子,直接当甩手掌柜,给出了一些朝政大方向,然后就躲在东宫里面享清福了,政务全都落到了朱棣头上。

    朱棣这哪里能够适应啊,无比怀念自家老大,也无比痛恨混账老二!

    可皇帝毕竟是皇帝,现在大明百废俱兴,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力,朱棣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去处理政务,承担起自己作为大明天子的职责。

    只是内阁这个问题,朱棣确实有过放权给他们的打算,但又害怕内阁日后会得到权柄,会重新凝聚出相权,所以有些犹豫不决,一直没有动作。

    此刻听到朱高煦这番话后,朱棣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因为怠政就想放权,而且还被这逆子给看穿了,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那你刚刚还说放权给文臣?”

    朱棣瞪眼,气冲冲地开口道。

    朱高煦不以为意,转而谈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其实皇权和相权的冲突,在于双方之间拥有的权力重复了!”

    “宰相不仅拥有议政权和行政权,还拥有决策权,问题就出在这决策权上面!”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自诩为天子,是王朝真正的主人,而王朝如何发展应该由他的主人决定,所以决策权应该在皇帝天子手中,而不应该在宰相手中,这就是皇权和相权冲突的根源所在!”

    “想必爹您也明白这一点,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如此进行了拆分对吧?”

    朱棣点了点头,没有否认朱高煦的说法。

    “那问题就来了,朝堂公卿本身拥有行政权,一旦进入内阁之后,那就又得到了议政权,倘若后世子孙不肖,出现怠政的昏君,决策权自然就会落到内阁手中,三权合一相权自然就会死灰复燃!”

    朱棣听到这话,瞳孔猛地一缩。

    他终于明白了这逆子的意思。

    内阁存在,相权就必定会有死灰复燃的那一天!

    毕竟,历朝历代都会出现昏君,朱棣自问他老朱家也不会例外。

    而当昏君出现之时,就是相权诞生于内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