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南洋七王现在占据着七国疆土,却是没有得到大明朝廷的册封,所以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这样极其不利于他们在藩属国的统治。

    王景应声领命,将名单接入手中,此事列为礼部头等大事。

    朱棣对于此事不太关注,只要七国国王都是大明宗亲藩王,那就行了,至于谁在谁地,倒是对中央朝廷而言,没有什么影响。

    “爱卿,朕想知道,南洋的水稻是否一年三熟?”

    朱棣神色肃然,满脸希冀地看着杨士奇。

    后者同样脸色一正,直接点了点头。

    “是的,陛下!”

    “南洋水稻可一年三熟!”

    听到杨士奇的这句话,众人都是神情一震,面露欣喜之色。

    南洋水稻一年三熟,这个消息最先出自汉王朱高煦口中。

    基于当时的局势,很多人都不相信,甚至是不敢相信。

    毕竟汉王朱高煦这样说,很有可能只是为了给征伐南洋寻找一个理由与借口罢了!

    这世上怎么可能有如此天然粮仓?!

    然而,这句话从杨士奇嘴巴里面说出来,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杨士奇乃是南洋七国的相国大人,一言一行代表着南洋七国的利益,至少目前而言是如此。

    所以,这位南洋相国大人,是决计不会信口雌黄,随口胡诌的。

    这就意味着,南洋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这竟然是真的!

    粮食!

    密密麻麻的粮食!

    无穷无尽的粮食!

    朱棣惊喜万分,激动地起身来回踱步。

    大明现在最缺什么?

    缺粮食!

    老二那个反骨逆子,不知道在北直隶搞什么东西。

    这两年来北直隶劳力青壮大部分都被他征用,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都快不能满足北直隶百姓的粮食供应了,更别提向朝廷缴纳税粮了。

    这样搞下去,朱棣也有些撑不住了。

    他很是想亲自去一趟北平,把老二这个反骨逆子吊起来打一顿!

    但基于对这混账东西的信任,朱棣还是强撑着给他兜底,直到现在都没有过问北平那边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直下去也不行啊,至少需要寻到一个粮食进项,填补北直隶这个巨大的窟窿!

    好在,关键时刻,南洋七国站了出来!

    开发!

    一定要开发!

    将南洋七国打造成大明的天然粮仓!

    然而正当众人为此欣喜不已的时候,杨士奇却又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陛下,诸位大人,现在最麻烦的问题在于,南洋土著百姓出了名的好吃懒做。”

    “明明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却是惰于耕种,只求吃饱饭即可。”

    “臣等推行了很多激励政策,却是丝毫不见效果。”

    此话一出,众人眉头紧锁。

    “陛下,臣请废除海禁国策,允许大汉子民出海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