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都察院左都御史,大明监察体系的一把手,称“总宪大人”,同样是正二品!

    偏偏大理寺卿自大明开国初设时,只有正五品,到了后面才升任正三品。

    要说尊贵吧,按照朝廷的典制,大理寺卿属于九卿之一,应该是朝堂当中的一方大佬。

    但是实际上呢,朝廷典制虽然如此,但是真正在朝堂上,只有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组成的七卿,品秩权力相当,才会被认可地位。

    但是要说地位不高,也不是。

    大理寺作为复核刑案的慎刑机构,属于全国最高司法机关,三法司的核心组成机构,实权还是颇重的。

    所以汤宗这个大理寺卿,比七卿是势弱一层,但是比起六部侍郎来,却又高一层。

    他就恰恰就卡在侍郎与尚书这中间!

    以前朱高煦还对汤宗没有什么印象,忽略了这个地位尴尬的尴尬人。

    他降服了刑部尚书张胥,强行逼迫张胥将革除功名这条新律写入了大明律令。

    他超擢了顾佐顾喷子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并且大力加重了都察院的职权,使得顾喷子如今俨然成了七卿之首!

    但是,朱高煦没有想到,唯独漏掉了汤宗这个大理寺卿,他就在背后捅刀子!

    其实汤宗对陈公甫一案的复核判决,的确是按照大明律令办事,并未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屁股是真歪了。

    朱高煦接下来会进行一场大清洗,所以他必须将三法司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能容忍一个歪屁股的大理寺卿跟自己唱反调!

    换而言之,汤宗必须离开朝堂,交出大理寺卿这个位置!

    好在他自己识趣,主动请求致仕归乡,不至于让朱高煦难做。

    群臣见此情形,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生出了兔死狐悲的哀伤。

    堂堂九卿之一,就这样硬生生地被汉王朱高煦逼得主动请辞,致仕归乡!

    那自己这些普通朝臣,又该如何是好?

    汤宗走了,无比黯然地离开了朝会现场。

    “大理寺卿汤宗请辞,案件却不能拖延!”

    “诸位可有什么贤才干吏举荐?现在就开始廷推吧!”

    群臣:“???”

    啥?

    廷推?

    你不要脸啊?

    人汤宗刚走,你现在就开始廷推?

    汉王爷啊汉王爷,你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吧?

    顾名思义,廷推之事,就是朝廷遇到大臣出缺,由三品以上及九卿、佥都御史、祭酒等官公推二人或三人,报请皇帝圈用,及时补充朝廷空缺。

    大理寺卿一职乃是朝堂九卿之一,握有莫大权力,所以廷推是最佳的办法。

    只不过汤宗刚刚请辞,这位汉王爷立马就开始廷推,明显早就准备好了人选,吃相太过难看了些。

    群臣默然,不发一言。

    顾喷子却是兴冲冲地出列,朗声道:“汉王殿下,刑科给事中贾谅任职期间敢于直言,不避权贵,秉公执法,刚直不阿……”

    群臣:“!!!”

    无耻!

    无耻之尤!

    比汉王更加无耻!

    六科给事中,已经被汉王划拨都察院管辖!

    换而言之,这刑科给事中贾谅是他都察院的人!

    这个顾佐真是不当人子,还试图把他的贼手伸入大理寺!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如此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