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

    听候发落;其他人四处搜寻四皇子的踪迹,沿着方圆百里内搜,大山也不能放过。」

    「是。」

    将领领了几个人押解四皇子极其四个子女回京,小头领领着人扩散着找;好在人手够多,即便分散了,一个小队也有五六人,不停歇的着,将周围百里的大山都给翻了一遍,依旧没找到四皇子,不得不回京复命。

    将领将四皇子妃极其四个子女送到了镇国公面前,镇国公没为难他们,只让人将他们送进宫中;跟二皇子、三皇子的家眷一起关押。

    .......

    不知太子苏和皇帝聊了什么,当天夜里,皇帝下达了禅位诏书;将皇位传于大皇子,也就是当今太子——沐苏。

    太子顺利登基,改国号永乐。

    迎娶镇国公嫡长女为后,镇国公被封为国丈;大家以为镇国公府即将走上一个新的巅峰时,镇国公做了一个惊掉人下巴的决定,而后带着镇国公夫人四处游玩去了。

    镇国公的位置交给了傅家长子,算是彻底闲了下来。

    满朝文武有人讥讽傅家不会来事儿,不想被新帝忌惮,连兵权都交出去了;以后的傅家,一家子荣辱就全在皇后一人身上,日后傅家的女儿没有强硬的娘家,朝廷里那些有闺女的纷纷心动了,想把自家闺女往宫里送。

    说不定能生下皇子皇女,于家族也是有益的。

    说皇位太遥远了,新帝刚登基呢。

    百官们提议选妃,不想永乐帝打回了提议,「朕的后宫这么让你们心动?是朕屁.股底下的位置让你们心动,还是跟皇家沾亲带故让你们心动?」

    想送女儿进宫的,无一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这一点,永乐帝看的明白,对此相当反感。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不敢抬头去看;这个新帝强硬的态度,似乎比当太子时更甚。

    「微臣们不敢。」

    「不敢最好,朕需要的是你们的才干,不是你们女儿;想用联姻的方式,也要看如今朝廷适不适合你们争权夺利。」永乐帝冷声道:「全国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你们若是真有心,就把你们家资捐出来接济接济百姓们;朕之前巡游在外,见识过许许多多百姓为了一口吃的,打的头破血流。」

    「也见过感染瘟疫的百姓,他们不想死,苦苦支撑,苦苦等待朝廷救援;可他们等不到了,这是你们的不作为,也是朕的不作为。」

    「微臣有罪。」

    百官不跪也得跪,自认无罪,嘴上得承认有罪。

    永乐帝要的只是他们的一个口头上的态度,并非其他,因此,顺势道:「既知有罪,现在朕发起捐款,朕带头捐十万两;皇后也捐了五万两,傅家捐了二十万两,看看你们能捐多少了,你们捐多少全凭各自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