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嬷嬷一个房间,所需要的床位可就多了。

    肖平福一家分到了两个房间。

    这么一来,家里又住满了。

    次日一早,明婳早早起身,带上三位嬷嬷、两个丫鬟和侍卫一起进县城;肖平福一家留下来伺候肖鸿康,没能和他们一起进城。

    「县主,外面怎么还这么热闹呢?」

    明婳从帘子缝隙中看出去,笑道:「刚科举结束,出了名单;自然得热闹热闹。」

    有的人家要摆宴,有的人家走亲戚;总之,这几日县城免不了热闹了。

    肖梅问道:「县主,咱们直接去买米面吗?」

    「嗯。」明婳微微颔首,「买好东西,再和衙门打声招呼,请县令派人主持发放物资的队伍;再和米面粮店的掌柜的说一下,不能一次性把东西拿走,一天拿一部分,不够再增加。我们人手少,需要粮店的人帮忙打包好,一个人只能领取一包米或者一包面粉,一包为两斤左右。」

    多了,怕是会拿去买卖。

    做善事发放粮食是为了救济人,不是为了别人免费从她这里拿东西去卖。

    能被她救济的人,多数真能干的出来拿细面粉换粗粮的事儿;换不换的,她不在意,在意的是拿去买卖。

    「县主,他们领取之后,若是反复前来领取呢?我们发放的时候不可能把领过的人全部记住。」陈嬷嬷一下子问道了关键点。

    明婳点点头,「这也是个问题,不过,不是什么大事;派发之前先清点接受接济的人数,定下粮食数量,定时定量吧。」

    最大限度减少占小便宜没完的人。

    若是真有人反复领取,自然会有人监督;一但闹起来,他们就知道这个人领没领。

    事情安排下去,明婳找了一家酒楼坐下喝茶,顺便看下方人来人往,喜乐融融的人群;他们互相恭喜着,彼此脸上带着笑,也明婳放开神识,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亲家恭喜了啊!女婿中了秀才,以后亲家就是秀才的爹了。」

    「亲家同喜,你家姑娘嫁进我们家,可是我们的福气;自从她嫁进来,好事不断,当真是个旺家的好姑娘。」

    彼此恭维,人家说孩子,应付着也是谈论孩子如何如何好;总之,不会在这时候给人找不痛快。

    收回神识,明婳无聊的打发了身边伺候的丫鬟,让他们去楼下吃喝去;在酒楼包厢,不需要她们一直伺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