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他们去凑了;我们老了,不中用了。”老爷子倒是想出去做活,可家里有一个秀才两个童生,在出去做活不是给儿孙丢脸嘛!

    古时候的人,将孝道看的大于天,家有秀才、童生,接过老人家还出去做活;不得被人说一句不孝?

    肖老太太无奈点头,把碎银子倒进一张布里抱起来走出堂屋,到大房屋外喊道:“老大,你们出来一下。”

    “来了。”

    肖正宁快步走出来,疑惑问道:“娘,您怎么过来了?”

    刚刚才分开。

    “给。”布包塞进儿子怀里,肖老太太道:“我们老两口什么也做不了,手里只有这些银子,给三丫拿着;穷家富路,剩下的钱,得靠你们夫妻俩筹办了,我们帮不上了。”

    “娘,真不用。”布包又塞回去,肖正宁心头是暖的,父母对子女总是付出的更多,“您和爹都知道,三丫写话本很赚银子;这两年我们攒了不少,够她们娘俩用了,不够的每个月我再托范院长往京城送,总归不让她们母女在京城吃苦。”

    肖老太太没收,“我们在家用不了什么银子,给三丫备着;也是我们做爷奶的一份心意。”

    “那也不用这么多,随便给点零花钱就得了。”

    “说给三丫就给三丫。”肖老太太死活不收回,最终,肖正宁只能收下了。

    抱着一包碎银子回屋,肖正宁把东西给妻子女儿看,与妻子道:“娘给的。”

    “放边儿上吧,等我们走了,你再把银子还给爹娘。”肖乐氏和明婳坐在一起,面前放着一个大盒子,“你每个月有收入,花用的基本都是从你的月例银子里拿;三丫赚的大头都存了下来;两年时间也攒了两千多两,到京城去看看宅院是个什么价格,看着买就成;至于我们俩的花用,我可以去给人洗衣服做活儿赚。”

    一家人都在为彼此打算,都想尽一份心,减轻家里人的负担。

    明婳盘膝坐在凳子上,“娘,您愿意陪我去京城,女儿一定好好孝顺您;可不能让您出去做活,最近我又写了一本话本,到了京城拜师后让师父帮我出一下应该没问题的。范院长说了,师父是京官,这点小事难不倒他的。”

    “你的话本让你爹帮忙就算了,还给你师父呢,小心你师父嫌弃你不务正业。”肖乐氏轻点女儿的鼻尖,终究是开心的,儿女有无孝心其实很容易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