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虽说太子爷当初的英容还犹在脑中,可太子爷国事繁重,微臣也是怕太子爷日理万机记不得微臣这等小人物.....微臣,也实在不敢与太子爷攀近啊。”

    闻言,朱瞻基也是笑着说道:“张大人就不用妄自菲薄了,张大人的名声,可不止我爹提起,就是在那乾清宫中,我也时常听皇爷爷对张大人的清廉颇为赞赏的。”

    朱瞻基的话说完,那对面的张本整个人都愣住了,甚至声音都有些颤抖的说道:“皇上....皇上真的这么说?”

    朱瞻基眉头一皱,道:“张大人,你我二人第一次见面,若非家父与皇上如此说,难不成还是我故意编排?”

    闻言,那张本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赶忙告罪。

    可即便如此,也依旧抑制不住那眉目之间的喜意。

    当初还是燕王的朱棣发动靖难到达扬州时,御史王彬据城抵抗,时任江都县令的他与那守将一同联合,将那御史王彬擒住。

    其后还率父主动迎接归降。

    在朱棣军队驻扎休养之际,他张本便与当时的燕世子朱高炽相谈甚欢,还互为知己,毕竟二人年龄也极为相彷。

    算起来,他也是个靖难功臣了。

    在朱棣登基之后,封赏中也将他升任了扬州知府之位。

    扬州处江南,土地富庶的同时,疆域也是最大的,算起来要比那镇江府大个三四倍。

    虽说主政之人都是知府,可这意义却完全不同。

    可见朱棣对他的信任。

    对此,他张本也是非常的感激。

    可是,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他却依旧处于这扬州知府的位置上丝毫没有动过。

    尽管他依旧兢兢业业,以报皇恩。

    却始终等不到圣恩垂怜,这心中难免有些怨气。

    毕竟在不到三十岁时便一举登上了知府之位,正四品的同时,还是像扬州府这种关键之地的知府。

    本该意气风发,却在其后的十多年里像是被忘记了一般。

    放在皇帝的眼中,一个臣子的十几年或许并不值得一提。

    可对于他张本而言,却是半辈子啊.....

    他人生中本该最精彩的十多年,却一直被困在了扬州府。

    不过,当他听到面前这位长孙殿下说起这些话时,原本心中的那些怨气,却顿时烟消云散了。

    太子爷.....皇上......

    都还记得他!

    至于这位长孙所说是否可信,他心中其实早有计较。

    他与长孙这是第一次见面,且身为长孙的朱瞻基,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弄虚作假吗?

    还有那清廉之名.....

    若是说他其它本事,他还真不会觉得如何,可唯独这清廉,他恪守了十多年,不敢有分毫逾越。

    为的就是日后万一太子爷和皇上想起来,把他叫到了身边,到时候知道自己贪污,在那样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

    如此种种下来,他便相信了朱瞻基的话。

    “微臣不敢!只是听到皇上夸赞,实在羞愧难当,一时失言,望殿下勿怪.......”

    朱瞻基瞧着面前这差点感动哭了的张知府,顿时一笑,道:“行了,张大人,一两句话的事情,有什么怪不怪的,走,与我一同坐那马车到城中再说。”

    说着,朱瞻基便亲切的一把抓住那张本的手臂,朝着一旁那马车上走了进去。

    瞧见朱瞻基如此亲昵的举动,在张本心中感激皇恩的同时,一旁的那些官员们也是一个个露出惊讶的表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