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爷爷你问!”

    见自家这个大孙子如此有信心,朱棣不由摇头一笑,不过既然自己已经许下了承诺,自然是不能反悔的。当然,也不能让这小子赢,不然自己这当爷爷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随随便便的政务肯定是不能出的,这小子脑瓜子转的快,万一碰巧给答出来就不好了。可出什么题呢.....朱棣一时还真有些纠结住了。

    想着这些,朱棣便在这大殿之中来回的踱步。

    想来想去,正当有些一筹莫展时,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困扰了他很长时间却始终想不出办法的死局。

    朱棣顿时眼前一亮。

    打定主意后,朱棣微笑着看向自家大孙子,说道:“既然你觉得自己可以像爷爷一样站在船头掌舵了,那爷爷问你,如今大明朝在太爷爷和爷爷几十年的治理下,也算是恢复生机了,除税收外国内的粮食也足够百姓食用,可为何这天下的百姓还是到处都有饿死的人呢?”

    听到老爷子的问题,朱瞻基想都没想,直接说道:“我朝实行两税制,虽说与历朝历代比起并不算太高,但爷爷多年征北、修复大运河、迁都,开销很大,朝廷征收的税务自然也多,在天下土地分配不均、土地皆并日益严重以及官场贪污腐败的情况下,致使很多百姓根本没有可靠的生计,可税收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征收,百姓的条件自然越来越差,到最后食不果腹饿死乡野自然也不是什么怪事。”

    朱瞻基回答的速度之快,让朱棣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可当朱棣细细品味了朱瞻基这话中的意思后,却发现朱瞻基言语之间的这些话都准确的说中了其中要害。

    但说的没错归没错,可这话说的却让朱棣不高兴了,不由恼怒的责骂道:“臭小子,你这是变着法的说你爷爷我连累百姓是吗?简直跟你爹一个德行。”

    见老爷子误会,朱瞻基忙回答道:“爷爷,你想多了,孙儿并没有这个意思。爷爷所做之事莫说是放在现在,即便就是到了数百年之后也无人能责怪什么。为国征战,震慑疆北几十年,这些都不是什么坏事。但反过来说,朝廷财政也确实是因此而负重不堪,若想解决这件事,并不是爷爷不去打仗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