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急,还是请太后下旨确立新君啊.....”

    听着下面官员的话,此时坐在那龙椅之上的太后张妍也知道躲不过去了,便沉了沉嗓子后,说道:“确立新君之事非同小可,还需从长计议。”

    闻言,下边的官员虽然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大多数官员们也没有说什么,但却总有那么几个心思不单纯的家伙站了出来,对着太后说道:“太后,陛下膝下无子,按照朝廷礼法,当从陛下的兄弟之间选择一位来继承帝位。如今虽是事发突然,但朝廷大事却是一日不可耽误,所以臣建议,暂时从陛下的几位兄弟之中选出一位来暂时接替陛下。”

    “待有了合适人选后,再正式的确立新君。”

    面对这些官员们的话,太后张妍却是皱了下眉头,说道:“虽说这朝廷的事情没有小事,但也不至于这么着急吧?”

    可那些官员却道:“太后,朝廷大事,一日不可耽误啊.....”

    被人如此不识抬举的顶撞,太后张妍也是心里头有些不快。

    本想叱责什么,毕竟如今的她可是当朝太后,就算膝下老大不在,也有那老三老五在,所以压根不会有丝毫对自身安危的担忧,但想了想后,却并没有说出这样的话,反而是冷眼瞧着这几个人问道:“那按照诸位的意思,该由谁来暂时统领朝廷大权呢?”

    面对太后的话,下边的人也没想到太后会如此轻易的妥协,但想了想后,依旧还是说出了他们心中的那个人选。

    但伴随着这些个人选说出口后,却发现所有人的意见都不相同。

    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此刻正在朝堂上的越王以及还未归朝的襄王。

    毕竟这两位是如今朝廷中权势最为强大的。

    不过因为一文一武,所以支持他们的人也都差异明显。

    武将大多数支持襄王,文臣大多数支持越王。

    至于那些支持旁系的,只是少数。

    当然,虽然这朝堂上的争议不小,但都仅限于一些品阶不算太高的官员当中。

    那些真正掌握了实权的六部尚书,以及其他的一些官员们,在这个时候全部都选择了沉默。

    虽说有可能他们想说的话都已经通过别人的口说了出来,但表面上这些官员们都默契的一言不发。

    似乎摆明了不会参与这皇位争夺之事。

    不过,这些人可以沉默不语,但身为越王的朱瞻墉却不能沉默。

    当即便出口否决了那些官员们推荐自己做皇帝的想法。

    同时向自己母亲表达了心意。

    对于自己儿子,太后张妍自然是清楚和了解的,所以并不会真的对他有丝毫的意见,但对于那朝堂上大放厥词的官员们,却冷眼旁观。

    不管他们说什么,她都不发一言,也不去阻止,就让他们一个个痛痛快快的说。

    只不过,在看待这些人时的眼神,却仿佛是在看死人一般。

    对于将死之人,她自然也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情绪起伏。

    就当这朝堂上因为选择谁来做新君的争论越闹越大的时候,一道声音突然从那殿外响起。

    “什么时候这大明朝君主的人选需要你们来定了?”

    伴随着这道曾经让他们无数熟悉的声音响起,所有熟悉这个生意的官员们先是一愣,转而便震惊的望向了那大殿的门口。

    在看到那大殿门口正缓步走进的几个人,所有人都懵了。

    “皇....皇上......”

    此时瞧见这一幕后露出震惊表情的,也包括那站在太后身边的越王朱瞻墉。

    毕竟,那门口之人,可是他已经去世数年的爷爷和亲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