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下,生活的条件自然远不如那些官员们。

    可如今,有了朝廷的认可,承认了他们是入了编制的人员,还为他们提供了如此好的五险一金待遇,可想而知,这些在编制内最底层的人,对于朝廷自然是更加的信服和忠诚了。

    尽管民间在皇上和太子身故的传闻中显得有些混乱和动荡,但只要朝廷稳住了这些管辖他们的官府和衙门,便等于是稳住了天下。

    与此同时,那些各地的藩王们,也都开始按照朱瞻基送去的信件,纷纷朝着顺天府而去。

    甚至一些封地距离比较近的,都已经到了顺天府的京城内。

    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藩王们赶到京城,那些原本不愿意来的个别藩王,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随大流的纷纷动身了。

    如今的大明朝表面看起来风雨飘摇,皇上和太子接连身故,似乎要出大的乱子。

    可实质上,内部却是空前的团结。

    最起码朝廷用来管辖天下的架构,各地官府衙门,是空前的团结。

    尽管因为之前新政推行的事情,搞的很多士绅阶级对朱瞻基的意见很大,但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并不在实质性的官位上。

    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要被当地官府所挟制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士绅阶级对朱瞻基的反感,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只不过如今的大明朝还不存在一个很牛逼的带头人。

    就好像历史上的那些门阀世家一样。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带头反对朱瞻基,甚至要推翻他,之前朱瞻基推行新政而得罪的那些官绅阶级,便会像那燎原的火焰一般。

    但可惜的是,如果只能是如果。

    朱瞻基的太爷爷说了,大明朝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所以,在相距并不久远的情况,大明朝还不足以滋生出如此牛逼的存在。

    这便是太祖皇帝最大的功劳。

    这也是为何后世很多国家都反垄断的原因。

    资本本身不可怕,甚至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助益,但当资本无序扩张,甚至垄断了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时。

    那么国家这个体制就会被动摇。

    影响力会减弱。

    最终成为傀儡。

    原本为了帮助天下人更好发展和生活而存在的国家体制,也就成为了资本的工具。

    资本压榨和割韭菜的工具。

    虽然如今和后世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归根结底,东西都是一样的东西,时代虽然在发展,但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

    科技在进步,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颠覆原有世界基础规则的程度。

    换个本土化的词,这叫天道。

    就像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一般,亘古不变。

    而包括朱瞻基在内的很多人,其实一直以来抗争的对象不是人,而是天。

    在与天角力。

    虽有蚍蜉撼树之感,但正因如此,方才伟大。

    秉承‘人定胜天’的理念,为天下苍生要改天换地。

    不光是后世,就是在这知识贵乏的封建王朝时代,也不乏这样的存在。

    从那大禹治水起,华夏这片土地便一直都是这样一群人的舞台。

    甚至于神话中的颛顼帝也做出了绝地天通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群人的存在,华夏的文明才得以延续,而所谓的华夏文化,也正是这些人的精神。

    坚韧不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自强不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