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这一科将来要出宰相、出大学士,最好是出个治边的大才。这可是......”

    原本要说这是朱瞻基的功劳,可瞧了瞧那空空如也的位置,却又摇头一笑。

    转而对那太子朱高炽说道:“是你家那小子的功劳啊。”

    闻言,太子朱高炽也是极为得体的起身,来到了老爷子朱棣所在龙台的面前,对着上面的老爷子朱棣说道:“朱瞻基那小子能为朝廷主持抡才大选,这乃是皇上给的福分,他哪里有什么功劳。”

    “想那永乐初年,在儿臣主持那科举制时,那满考场可都见不到人呐。”

    太子朱高炽的话十分明显,想说的是这科举人才多少与主考官无关,都是自己这位老爹治国有方的成果。

    但亲儿子拍自己的马屁,朱棣这位皇帝总不能这么堂而皇之的接下吧。

    随即便调笑的看向那在座的官员们说道:“这下边坐的,可大多都是永乐初年考上来的,你这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呐。”

    听到这话的太子朱高炽也是愣了一下。

    而下边那些官员们却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瞧着众人大笑,那龙台上的老爷子朱棣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而在笑过之后,那站在场中央的太子朱高炽也高声的对着那龙台上的老爷子拱手喊道:“吉时已到,请皇上御笔钦点鳌头!”

    而伴随着老爷子朱棣来到那龙台一侧,手执毛笔在那丹红色的墨水中沾了些墨水后,便选中了此次科举他属意之人。

    片刻之后,伴随着这朝廷内皇帝的御笔钦点鳌头结束。

    那被选中的名单便快速的从皇宫之内朝着京城之中传了出去。

    此时京城各处,由各地方官府办的客栈之中,无数的考生们正聚集在院中,等待着最后那万众瞩目的一刻出现。

    随着名单以及传旨的太监赶往各处,将高中的前三甲带至皇宫后。

    那宴席之上。

    太监高声喊道:“传,新科进士,于谦、曹斌、杨伦,随旨觐见!”

    三人中,那曹斌与杨伦神情恭敬,规规矩矩的来到了那场子中央,对着那龙台之上的皇帝朱棣喊道:“草民、杨伦、曹斌,拜见皇上!”

    在这二人高亢的声音当中,却夹杂着一个微弱的声调。

    而伴随着这三人跪拜在地后,那龙台之上的朱棣也缓步走了下来,一边走着还一边说道:“让朕来瞧瞧本朝的三位文曲星,都长什么样儿。”

    说话间,便已走到了三人的面前。

    而在朱棣走到他们身前之时,那曹斌和杨伦十分识抬举的直起了身子。

    唯独那于谦,还趴在地上。

    瞧着他那一副醉态以及满身的酒味,朱棣倒也没有责怪,反而笑着问道:“你,喝了多少的酒啊?”

    “哦,你想当本朝的李太白?”

    那李太白是什么生平?一句话,一旁跟着的太子朱高炽便吓了一跳,赶忙对着朱棣说道:“回皇上,于谦陡然高中,或是被同乡灌醉,不知道皇上召见......”

    可话说到一半,便被朱棣打断了。

    “你别说话,让他自己说。”

    听到朱棣的话,那地上跪着的于谦也似乎有了些神智,但浑身还是软趴趴的说道:“回皇上的话,昨日接到信,我娘去世了。学生饮酒二升,至今未醒。”

    见是这个缘由,朱棣便不想追究什么,但嘴上还是说道:“父母已逝,怎能饮酒?”

    于谦勉强的直着身子,说道:“学生自幼蒙寡母抚养成人,未及报恩,本想饮酒醉死,辜负了父母的恩情。”

    听到这话,朱棣想起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