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种“不学无术”的眼神嫌弃的白了一眼妻子,接着说道:

    “你有句话说的挺对的,纪录片其实在咱们这一直都算是冷门。我在央视开会的时候,大家一起聊过,虽然罗铭没给我具体的数字,但8年内,央视的纪录片没有破一的。最好的成绩,是04年的《河西走廊》,那片子的收视率最高是0.75。”

    “这么低?我记得你们奥运会的纪录片收视率挺高来着。”

    “0.72。”

    许鑫微微摇头:

    “就这已经很高了。别的不提,你看《河西走廊》,现在豆瓣评分9.7,几乎0差评。纪录片嘛……其实收视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镜头记录了什么,以及明白了什么。说白了,纪录片就是“真实”,它在表层意义上,记录,要大于一切。至于深层意义上面,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所以不用看收视率,没意义。这片子又不收费,等连续7天播完之后,就会出现在互联网上。就像是课本知识一样,我们该重视它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而不是一些成绩。”

    “……”

    说老实话。

    杨蜜一时间竟然有种在学校听课时的感受。

    仿佛老公成为了台上的老教授,给自己这个大学生讲课那样,一点点的灌输知识点……

    好奇怪啊。

    要是平常,她估计会吐槽“得嘞,万一收视率砸锅,您老人家也有借口了”,可这会儿见老公说的认真,她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不敢。

    怕老师惩罚自己……

    然后吧……

    她忽然脑洞大开。

    嗯。

    决定了。

    今晚自己这个坏学生……该被老师体罚一下!

    想到这,她美滋滋的露出个笑脸来。

    看的许鑫心里有些发毛。

    这是咋的了?

    不过很快,一阵“噔、噔~噔!噔~噔~~~”的动静闪过,对于一家人来讲,耳熟能详的BGM,搭配之前看到时,并没有的片头画面,出现在电视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出品人:胡占汎

    总监制:罗铭

    监制:张宁……

    “你的名字咋出来这么晚啊?”

    杨蜜有些无语了。

    许鑫耸耸肩:

    “电影都得先出现出品公司,接着才是导演,你急啥?”

    在俩人的对话声中,伴随着画面里各种有关于美食的片段,终于,一行字缓缓的冒了出来:

    “总导演:许鑫”

    这个画面不仅仅一家人看到了,许许多多守在电视机前的人们也都看到了。

    看到了。

    确定了是许狗拍的无误。

    再接下来……

    就是带着些许的好奇心,静静等待这听起来异常舒适的BGM片头放完。

    他们很迫切的想要瞧瞧……许狗到底搞出来了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了。

    ……

    9点50。

    伴随着最后一个镜头,那在灯光下如同龙须一般顺滑,面粉如雪花一样洒落的镜头,预告着下一集的主题“主食”的结束,整部片子放映完毕。

    虽然已经看了许多遍,但杨蜜依旧意犹未尽的抿了抿嘴。

    然后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手机。

    网络时代的信息时效性异常发达,以前大家在看到某些电影、电视剧,或者一些节目有什么想法时,只能和周围的人说,或者往电视台写信表达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