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成了大富大贵。你让他忽然去给别人打工,他也不愿意。

    虽然例子有些不是很形象,但道理是真的。

    比起信赖别人,唐人更信任自己的导演、编剧、演员团队。

    可问题是导演与编剧团队那群香江人,对于“穿越”这个题材都不是很感冒。

    甚至觉得很扯淡。

    觉得这种有违常识的剧本,他们很不喜欢。

    并且,唐人公司也觉得让这些写了一辈子传统故事的人,去写个什么穿越剧,属实有点为难人了。

    那咋办?

    找外人?

    《唐人接洽新编剧,目光瞄准穿越题材市场》这新闻一出来……

    他们这种不喜欢粗制滥造,喜欢慢工出细活,推出就是精品的公司,怎么竞争的过那些挥舞着钞票就开干的公司?

    现在,穿越题材是一个空白。

    谁能吃到第一口蛋糕,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一部崭新题材的大热剧,到底能带来多少利润与好处,唐人在《仙剑》上面尝过之后,就再也无法忘记。

    所以,他们不敢大张旗鼓的找,只能通过自己暗戳戳的动作来拿。

    如果开始做有针对性的布置,那么市场反应过来后,他们反倒成了那个冤大头。

    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可第一个村子,他们与《步步惊心》失之交臂。

    但没关系。

    第二个村子,村长主动接纳了他们,送来了村里最好的那把剑。

    《宫锁心玉》。

    伟大的头脑总是不谋而合。

    在看到了这个剧本后,蔡依侬就知道,自己的市场方向……应该是赌对了。

    这个剧和《步步惊心》的关系就不提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

    于証这种人……别管内心里瞧得起瞧不起,至少嗅觉是很敏锐的。

    两边从争夺《步步惊心》版权的对手,到如今的合作,每一步,蔡依侬都已经精心设计好了。

    只要合同一签,那么接下来该怎么运作,她在心里已经有了数。

    可不知道为什么,平常一副见钱眼开小人嘴脸的于証,在这个节骨眼却忽然文艺起来了。

    说什么故事还需要斟酌一下,他修改完在说。

    这一等就是好久。

    就在她心头愈发焦躁,觉得于証是在浪费这争分夺秒的时间时,终于有了消息后,她眼里的亮光已经代表了内心的兴奋。

    可接下来秘书的话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于証让我询问一下您,刘知诗确定出演了吗?”

    “……”

    一下子,蔡依侬眼里的光芒悉数消散。

    眉头拧成了疙瘩。

    刘知诗……?

    沉默片刻,她问道:

    “他的原话是什么?”

    “不是他说的,是他公司的刘经理和裴总打的电话。就说故事已经改好了,裴总问他要,刘经理没给,只是问刘知诗是不是已经确定出演了。如果是,那接下来就谈合同和演员分配问题……因为于証说他是从刘知诗那获得的灵感,改进的故事。”

    “……男演员呢?他准备用谁?罗瑨?”

    “不是,是一个叫冯少峰的演员。”

    冯少峰?

    蔡依侬想了想,依稀对这个演员有印象。

    但这会儿不是琢磨这些的时候……

    讲道理,指定演员是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