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

    当再次看到薛海峰和李明军时候,已经是下午快3点半的功夫了。

    俩人姗姗来迟,上来薛海峰就和许鑫好一通客气。

    许鑫也不知道他是故意迟到,就跟胡广一样,巴不得自己和这个叫娜扎的姑娘来段声色犬马。

    还是真的因为剧本的事情耽搁了。

    不过无所谓。

    反正他这段时间玩的挺开心的。

    寒暄了一阵后,就听薛海峰说道:

    “许导,今晚咱们的酒会里,来的都是这边的演员,您到时候不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光我说合适也不行呀。”

    坐在球台后面的椅子上,点了一根烟的许鑫摘掉了手套,代表他没继续玩的意思后说道:

    “刚才我和胡总还在聊这个事情。因为这是那个年代的故事嘛,选角儿的话,张导要把控的多一些。演技,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那第一眼的眼缘。虽然我知道咱们这边美女多,实力派的演员也多,但是与不是,还是得看那一眼的缘分……”

    大家都是影视行业从业者,自然明白许鑫说的话不假。

    有时候,某个角色,演技均等的情况下,其实就是“那一眼”。

    这个演员与导演心里的角色重合。

    这个第一印象比什么都重要。

    “那到是,身上要有静秋的那种感觉,那种内媚,还要符合那个年代……不瞒许导说,静秋这个角色我是深有共鸣呐……”

    和薛海峰就着静秋和老三这个角色聊了一会儿,忽然,一旁的李明军问道:

    “许导,这部戏……新画面是投资方么?”

    “不是。”

    许鑫摇了摇头,一点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这电影是我请张导过来的,投资方的话是厂里,还有我表弟的那个公司。李总感兴趣?”

    “《山楂树》的投资预算打算做到多少?”

    “预估的是不到两千万。”

    许鑫耸耸肩:

    “但这都有些超了。我自己算了算,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取景地,可能预算最多也就一千五百万最多……当然了,这不算演员的钱。单纯的是制作费用。”

    说完,他看了李明军一眼:

    “挺少的,对吧?”

    “是不多。”

    李明军应了一声:

    “西影厂的投资至少占百分之60?”

    “嗯。”

    夹着烟,许鑫笑着说道:

    “虽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可说实在的,这部电影,我对票房并没抱什么期待。毕竟,它不管是题材,年代限制,还是其他方面,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获利的样子。不然之前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也不会跟李总明说我要拍一部文艺片了。指望文艺片赚钱……也不太现实。”

    这话说的倒是实话。

    就像是张导那样,没人会否认他的地位和在电影艺术上面的贡献。

    可是纵观其整个电影生涯,你会发现……他的电影大多数都是叫好而不叫座。

    真正的商业片崛起,其实是从《英雄》开始的。

    而看着点头的李明军,许鑫一摆手:

    “这次的投资的话……李总要是感兴趣,一会儿我表兄弟来了,可以聊一聊。老实讲,我是导演,您让我去参与什么投资运作,我也没那个精力和头脑。更何况……咱们真要合作,万一弄个赔本的买卖,我心里也不落忍。所以具体怎么弄,李总一会儿和我表兄弟聊就是了。我这边就负责跟薛总一起,看看咱们魔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