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这些家学,其实一开始也是为了吃饭。我会手艺,阳阳幼儿时期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能上手。但孩子但凡能考中个功名、成了个秀才一类的,肯定都不会让他学这个。还有的人可能是出去经商失败、或者是其他路走不顺,郁郁归家后,才重新跟着家里学习起这门手艺,或者不干这个就得饿肚子,现实把人逼的……按照谦儿哥的说法,旧社会的那些手艺人,大多数其实都是如此。哪有什么高来高去的想法?大家一开始只是想不饿肚子而已。”

    “太绝对了吧?”

    “嗯,是很绝对,但绝对里也存在着变数。可不管怎样,我觉得谦儿哥说的是有道理的。我不信这些老师傅一开始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肯定有人是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这边,开始跟着上一代老师傅们学。动机,肯定是不纯粹的。也没必要特别去较真,重要的是过程。

    这些老师傅们机缘巧合下入了行,最珍贵的品质是那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叶君他们上来就是高开高走,从什么传承、根基出发,我觉得出发点就有问题。让他们改变了角度,不要去过多突显立意。纪录片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你灌输的个人思想,个人风格,而是立意。你要让大家看到你拍的东西,和你产生共鸣。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给出一个大命题,让观众顺着这个思路走。”

    杨蜜微微点头。

    显然也认可老公的说法。

    确实……

    如果上来就各种大帽子给扣上,那就跟主旋律的宣传片没啥区别了。

    反倒没了那股“舌尖”的味道。

    ……

    俩人就这么一路聊着开回了家。

    回家的时候,把这事情一说,杨大林也挺惊讶的。

    然后来了一句:

    “你俩……应该不要了吧?”

    杨蜜一听老爹这话里有话,纳闷的问道:

    “咋?爸,咱俩多子多福不好吗?”

    “你闺女今天玩皮球,丢别的孩子脸上了。孩子哇哇哭,老师跟我说完,我给他们班的那个孩子家长好一顿道歉。”

    “……”

    “……”

    两口子看了一眼在屋里叮叮咚咚弹琴的闺女,一下子就明白了姥爷的意思。

    行吧。

    反正俩人目前还没继续要孩子的打算。

    先这样吧。

    杨蜜露胳膊挽袖子的打算等闺女弹完琴,教育一下她。

    许鑫则直接去了自己的工作室里,打开了邮箱,开始看起来了叶君发的纪录片文案和拍摄计划。

    一直到晚上饭做好,他才出来。

    拿手机给叶君发了个微信:

    “明天上午10点,导演组开个会。”

    这次,叶君他们搞的文案比较合他的胃口。

    只不过有些小细节需要修改。

    把需要修改的地方讲清楚后,这片子也就能开始拍了。

    而饭桌上,得知了傶薇怀孕的杨春玲一阵惊讶,接着便说道:

    “那到时候咱们给孩子送件百家衣去。寓意好,吉利。”

    杨蜜或许全能,但针线活她是真的不行。

    许鑫就更别提了。小时候上劳动课,老师教针线活,他家里没漏洞的袜子,用剪刀剪了个豁口,最后给那豁口缝的跟狗啃的一样。

    所以这活既然是岳母提出来的,那就您老人家能者多劳吧。

    至于群里……

    风平浪静。

    杨蜜说怀孕头三个月尽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