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指着那怪物头上的两根烟囱,“陛下请看,这两根灰色的烟囱,便可保证让船舱内的人不会被闷死。”

    昭仁帝看得眼睛发直:“这两根烟囱是个什么鬼?”

    豫郡王笑道:“平时,这两根物件是横着放置在船顶上的,并不突兀。但当船沉入水底之后,这两根烟囱便会自动竖起直立,其最顶端永远是露在水面上的。如此一来,水面上的空气便会通过此烟囱管道,源源不断的传送到船舱中去,用以维持舱中人的正常呼吸。”

    昭仁帝:“……”

    他沉默了一小会儿,又问:“那船沉下去容易,又该如何浮出水面呢?”

    豫郡王继续指着那怪物底部,“依微臣所见,机关应该还是在此处。陛下请看,这里有一层夹板,若开启机关,这片夹板便会慢慢向外挤压,从而渐渐排出舱底的积水。每减少一部分积水,船便会向上浮起一些,直至积水全部排出,船便会如常浮出水面了,此时船身上的机关会再次启动,让船身恢复原状。”

    昭仁帝直接拍掌惊叹:妙啊!真正绝妙啊!想不到我大昌国中,竟有如此奇人,能制造出如此巧夺天工之物。倘若我国四海水军,拥有如此战船利器,那岂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豫郡王和九歌一脸当然的表情。

    昭仁帝:“……只可惜,如此奇人,却不能为朕所用,反倒是替那永王效力,当真可惜。”

    昭仁帝爱才若渴,自顾自的惋惜不止。

    豫郡王上前贴心安慰,“陛下不必惋惜,像这样的奇人,微臣门下,也刚好有一个。”

    “哦!堂兄府里,也有一个?”昭仁帝半信半疑。

    “是的,千真万确。这会潜水的船只,此前我便曾请教过他,也正是他,告诉了微臣那船能自由沉下浮起的原理。”

    九歌:“你说的那人,可是吴秋山?”

    豫郡王点头,“正是。”

    九歌便转向昭仁帝:“恭喜陛下,此人最是擅长机关机括之术。他制作的一只小小竹箭,其威力决不亚于一支铸铁利箭。”

    “哦!”昭仁帝立马来了精神,“若要他制作这画上的弓弩袖箭,亦能胜任吧?”

    九歌见到过吴秋山的本领,脱口而出,“自然不在话下。”

    “那可太好了,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昭仁帝兴奋的一拍扶手,“堂兄,记得带他来见朕。”

    豫郡王笑道:”陛下,此刻他正在秋明湖畔忙着呢,暂时回不来。”

    昭仁帝:“……秋明湖畔,湖水深幽,深不见底,是个好地方。等等,难道说,他在那里是……”

    “看来,豫郡王有先见之明,他已经在开始研制会潜水的船了。”九歌笑着接。

    “是呀,再不抓紧,就要落后于人了。毕竟,人家那会潜水的船,是已经研制成功了的。”豫郡王苦笑。

    昭仁帝:“……难道说,永王父子已经研制出了这种船只?”

    “正是,就藏在永王府永乐院的池子中呢。”豫郡王实话实说。。

    昭仁帝:“……”

    他沉吟片刻后,又拿起最后一张图稿来,望着上面弯弯曲曲的山脉,“这又是什么?”

    “陛下,这应该就是一座山脉连着另一座山脉,倒像是某个地方的堪舆图。可图上却未标明一字半句,还真令人费解!”九歌如实说出心中的想法。

    “某个地方的堪舆图?正常的堪舆图上都会标注出一些准确的地名山脉路径,而这上面竟连半个字都没有,鬼知道它是什么地方呢?总不至于是无名山脉吧?”昭仁帝看得糊涂,听得也糊涂,于是便有些窝火。

    “九歌,在你发现这些秘密的地方,应该不止是只有这一幅堪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