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河东行省。

    赵泰统一北方后,对地方官制进行了一些更改。

    宋金时代各路,管辖之地,相对于汉代的州,唐朝的道,管辖区域太小。

    这虽然能够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弱化地方实力,便于中央控制,但也多出许多官员,增加朝廷的负担。

    齐国不像宋朝,距离中唐和五代十国太远,主要从宋金身上吸取和总结经验。

    赵泰便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对一些管辖区域过小的路,进行裁撤和合并,设立行省制度。

    如山东之地,原来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如今合并为山东行省,齐国就能够省下一套路级别的官员班子。

    齐国路改行省的动作,几乎是同准备灭宋一起进行。

    因为齐国灭宋,占据州郡,不能全部任命降官,必须要有自己人。

    这个时候,齐国各路合并为行省,腾出来的官员,甚至一个完整路级别的官员班子,可以直接接手南宋一路甚至两路之地。

    如今齐国河东行省,由河东北路、河东南路,以及原金国西京路南部大同、朔州等地构成。

    河东行省进行整合后,对整个河东地方的防御,也非常有利。

    以前河东地区,有南北两路,两个平级行政衙役。

    在防御北方游牧袭扰时,河东北路承担了全部防御压力和胡虏的直接攻击,可河东北路需要支援时,却调不动河东南路的兵力和资源,需要上一级的中央朝廷从中协同才行。

    这无疑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

    在河东两道合并后,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赵泰设立河东行省,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调动河东资源,抵御蒙古进攻。

    金国统治北方百年,其间对于长城,并不怎么重视。

    赵泰收复河东后,便着手修复长城,重建诸多关隘,防御北方游牧的冲击。

    不过,修复长城是个大工程,河东地区原本只是河东北路负责,河东南路并不怎么上心。

    如今合并为河东行省后,河东官府才能调动全河东的人力、财力、物力,去修复毁坏的长城。

    河东行省北部重大同府云中城。

    出城向北一百多里,便是长城的重要关隘密谷口。

    金和蒙古都是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而这样的政权,有一个特点,他们很多时后,都是同时控制中原和一部分草原。

    对于他们来说,汉人修建的长城,对他们作用不大,反而会影响草原和中原的联系。

    因此这样的政权,很少会重视长城,甚至会故意损坏,以便他们的骑兵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中原。

    云中地处要冲,是北方民族南下必夺之地。

    因此云中一地的长城,被破坏得很严重。

    此前以云中的力量无法完成修缮,如今河东行省派遣民夫,提供钱粮,有近万人修缮密谷口关城。

    这天清早,来自河东行省南部数县的民夫,吃过早饭后,便开始搬运石块,修筑关隘。

    人们正忙碌着,指挥巡视的军官忽然停下脚步,皱眉扭头看向北面。

    「千户,怎么呢?」身后校尉见长官停下,不禁询问。

    千户官蹙眉,「北面好像有动静!似乎是骑兵!」

    众人闻语心头一惊,「骑兵?」

    蒙古被齐军赶出中原后,由于内部的问题,他们进些年很少南下进攻齐国。

    因此这些年来,齐国北部边疆大体安宁。

    如今云中之地,有三年多没打过仗,而齐国许多精兵,都被调往南方参与攻宋之战,云中驻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