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四月三日上午,赵葵和武仙率领的人马先后抵达,而随着他们的到来,围困蒙军的宋军,兵力多达二十万。

    赵葵是枢密使,是大宋最高军事长官,他抵达横涧山下,诸部宋军名义上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

    赵泰得知赵葵到来,当即领着心腹,前往禁军大营。

    此时横涧山脚下,宋军各部不敢冒然攻山,可齐军、淮军各部,都派遣人马在山下巡视,不断对着山上蒙军进行挑衅,只有楚军在进攻受挫后,营地内没有任何动静。

    赵泰出了齐军大营,一路可见宋军各部,于山脚三四里下寨,周围挖数道深沟,里面布置削尖的毛竹,而挖出来的土也不浪费,在深沟后筑起一道土墙。

    这让赵泰不得不承认,宋军步军在扎营和防止骑兵突袭方面十分优秀,营盘坚固程度,比之齐军也不遑多让。

    昨日蒙军击退楚兵之后,士气有所恢复,特别是史嵩之使者到来,更是令忽必烈和蒙古诸将重燃希望。

    赵泰骑马来到赵范大营时,便见山上的蒙军,居然冲出百骑,想要突袭挑衅的宋军,惊得宋兵慌忙结阵,等虎骑营奔驰过来,蒙军见无机可乘,才退回山上。

    这时赵泰骑马到赵范营前与他碰头,两人看见刚才的场景,赵范不禁皱起眉头。

    “看来昨日楚兵遭受挫败,让蒙军恢复了士气。”赵范沉着脸。

    赵泰却冷笑一声,“制置使以为只是因为楚兵攻山受挫么?”

    赵范皱起眉头,看向赵泰,“殿下,难到还有什么缘由?”

    赵泰没有直接去赵葵营地,而是先来寻赵范,便是想先告知赵范,再通过他告知赵葵。

    “孤昨夜得到消息,有人私下派遣使者,同忽必烈议和。”赵泰道:“鞑子本来陷入绝境,如今有了一条生路,自然猖狂起来。”

    赵范满脸惊讶,“有这样的事?是谁私见忽必烈?”

    赵泰没有回答,赵范冷静一想,便知道是谁,“是史嵩之!”

    赵泰颔首,然后语重心长道:“制置使!鞑虏宿无信义,于他们而言,和议不过是一张纸,只要他们觉得发起战争能够占到便宜,便会毫不犹豫的撕毁。当初金国与大宋就是这般,屡次签订和议,屡次又被撕毁,直到攻守异势,和议才有可能长期维持。若是朝廷想要议和,孤以为当灭了忽必烈,让蒙古伤筋动骨才能议和,绝对不能放走三万蒙古人,否则后患无穷。”

    赵范点点头,明白赵泰的意思,“殿下的意思我知道了。待会儿见了枢密相公,我与殿下共进退。”

    赵泰满意颔首,“制置使深明大义。”

    正说着话,远处一队传信兵过来,却是赵葵要召集诸将议事。

    赵泰正要去赵葵营地,随即与赵范一道,去赵葵营地参加会议。

    两人骑马而行,一路上可以看见,横涧山脚下一座座军营蔓延,无数士卒穿行其间。

    在军营向外连接的道路上,则是一队队推着独轮车,给军队运输粮草物资的百姓。

    赵范感慨道:“那是两淮的百姓,听说我们围住了蒙古人,在各县组织下,来给我们送军粮,送器械,只为我们能够给他们报仇雪恨。”

    这次蒙古攻入淮南,对地方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蒙军所过之处,村庄被烧,百姓被杀,损失无法估算。

    赵泰微微颔首,“制置使,我等不能让百姓失望啊!”

    赵范勉强点头,“走吧!”

    两人继续前行,不多时抵达赵葵营地,营内禁军正构筑营盘,两人直接来到赵葵大帐。

    大帐内,赵葵正在查看文书,听说两人到来,当即起身迎接,“哈哈,本官刚派遣传信兵,召集诸位帅臣议事,殿下怎么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