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散了会,专家们起身过来跟李文军握手。

    甲专家:“之前修建传呼机基站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李文军同志的大名。没有想到这么快,李文军同志就开始做手机通讯系统了。”

    李文军其实看出来了这几个人的来历。因为一般技术人员问不出这样的问题。

    他谦逊地回答:“主要是领导的支持和建设团队的能力。我只是提供了一点技术和资金支持。”

    乙专家说:“希望李文军同志早日在穗城建设成功,然后在海城铺开。到时候海城也请文军同志来支持。”

    李文军笑:“如果有需要,当然义不容辞。”

    心里想的却是:个个都想来割我的肉,还说得冠冕堂皇。

    等人都散了,姜长航才把李文军带到隔壁的办公室签订了协议。

    姜长航问:“基站需要的设备什么时候能交付。”

    李文军说:“月中。其实你跟我讲完之后,厂里就已经开始生产了。”

    现在“文军实业”的生产效率和水平跟之前做传呼机的基站时相比大大提高,不需要他再带着几个师傅,敲敲打打来做了。

    被他一直赶着往前走,就连蔡厂长那边的技术水平都一直在提高。

    只要他提要求,蔡厂长那边就麻溜地做好新的元件送过来。

    然后文军电子厂这边就按照李文军的图纸把东西做出来了。

    而他的图纸都是老早就画好了的。主要是他怕自己时间长了会忘了。

    姜长航欣喜微笑:“李文军同志的效率真是太高了。我果然没有选错人。”

    李文军笑:“谢谢领导的信任。”他猜的也没错,果然是姜长航推荐的他。

    不过想想,放眼全国,现在比他技术水平更过硬,又有大量实践经验的人还真没有几个。

    谁要他有超前四十年的技术做储备呢?

    -----

    李文军从姜长航这里出来,就直奔陶光明已经开业了的展厅的位置。

    陶光明别的不行,选展厅门店的眼光还是一流的。

    他在各个城市里选的位置,都是以后几十年里这个城市绝对的商业中心。

    这都得益于长期喜欢吃瓜看热闹培养出来的敏锐性,还有灵通的消息来源。

    毕竟知道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城市规划,比什么眼光都强。

    穗城的展厅位于一个现在并不算热闹,几年后就会很繁华的地点。

    陶光明按照李文军的设计,租了个转角的位置,然后两层楼都是落地大玻璃窗。

    其中一个外墙上垂直黏了一个李文军请家具厂仿制的一比一的木制汽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