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商户逼着我爸爸他们降低租金,不然就要退租。”

    后面的话,陶光明不说,李文军也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陶路遥他们肯定不会松口降租金,然后就有人真的退租。

    一旦有人退租,生意不好的名声就传出去了,然后退租的人就更多了。

    因为没有批发客户,那些商家不得不把零售价抬高,来保证利润,甚至只是保证不亏本。

    价格贵了,只会把客人往外推。

    这种事不是良性循环就是恶性循环,从来没有中间状态。

    火爆的越来越火爆,冷清的只会越来越冷清。

    现在这两个市场就是冰火两重天。

    陶光明望着李文军:“你说,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文军笑了笑:“可能是我运气好,又抢占了先机。”

    陶光明歪头想了想:“是吗?”

    这么说也没有错。

    李文军那边先开张,名声打响了,大家都知道。

    这边虽然蹭热度,时间长了,顾客也明白跟李文军那边不是一家,就没有用了。

    而顾客都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

    他点点头:“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说那就是了。其实我也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别的原因了。”

    陶光明回去了。

    李文军带着悲悯的眼神看着他的背影。

    他知道陶光明是受了陶路遥的委托来向他打听这件事。

    不过就跟之前修路的时候一样,他跟陶光明感情再好,也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陶光明,现在也不会把其中的奥秘说出来。

    这是一个人对商场的灵敏,他悟出来了,就是商业秘密,绝不会告诉别人。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那里离高速路入口、汽车站和火车站都近。

    来拿货的,不是拿了货就完事,是要去坐汽车、坐火车回家的。

    陶路遥他们的市场比李文军的,离火车站和汽车站都远了一公里。

    不要小看区区一公里了,对于一个拿了一百几十件甚至几百件服装的人来说,就是走不出去的戈壁滩一样。

    毕竟现在这个年代,城市里除了公交车就只有自行车一个代步工具。且不说坐公交车方不方便,拿这么多东西可能压根就上不去。

    除非打车,或者自己叫货车,可是那样就要多花几十块钱。来批发的顾客跑一次也就赚几十块钱,所以基本上不会考虑这个解决办法。

    更别说,“文军服装市场”这里的东西齐全,还便宜,还有拖车送进站。

    没有生意人会蠢到花钱给自己找不自在。

    综合这些因素,批发的顾客就只能选择“文军服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