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的成熟体系。

    他现在却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是,似乎整个矿区,只有他一个人紧张。

    因为矿区的人懒散惯了,就算是现在留下来的这一批,也只是相对勤快一点。

    现在被李文勇要求两班倒,就怨声载道,叫苦不迭。

    “发那么点鬼工资,要干那么多活。真是跟李文军一模一样的,都是资本家。”

    “就是,明明卖石头就行,搞那么多花样干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矿长吗?”

    李文勇一句话就让他们闭嘴了:“爱干干,不爱干就走。在谁手里出岔子,我不但开除他,还要扣工资赔偿。”

    可是即便他说这种狠话,工人们干活的积极性还是不高。

    好几次,要么就保温加湿器没开,要么就忘锁门。

    柳冬梅这天吃完饭,等李文勇出去看蘑菇了,才跟李文军说:“军少,你能不能劝劝你哥。这样也不是办法,只有他一个人死干,没等蘑菇种出来,先把自己累死了。”

    李文军想了想:“是要劝劝他。这个事情搞不好要干个五六年的。”

    他在门口等着李文勇回来,笑了笑:“有时间吗?上去我那喝杯茶?”

    李文勇点头:“行吧。反正三四个小时以内,应该没事了。”

    李文军哭笑不得:这会都九点多了,几个小时以内没事,也就是说,他还打算半夜再去看。

    真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

    李文勇在李文军书房坐下就一副陷进了座椅不想动弹模样,可见是很疲惫了。

    李文军给他泡了一杯杨守拙从穗城带给他的英红九号,在他面前坐下:“这个担子,你不能一直一个人挑着。”

    李文勇苦笑:“我也不想,可是我身边没有像赵林,陶光明那样忠心耿耿的人帮我。”

    李文军说:“其实吧,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怪不得他们。就算是现在很积极的那些人,也是为了以后能享受成果。而且矿区的人总觉得有国家兜着,有你兜着,不行还有我给兜着,吃大锅饭吃习惯了。”

    李文勇没出声。

    李文军又说:“你琢磨琢磨看,为什么秦红玲,赵林,柳冬生,老王头,陈子琛他们会死心塌地跟着我干。”

    李文勇看了他一眼,不出声。

    李文军说:“因为他们没有退路。我又给了他们希望。”

    李文勇皱眉,可不就是吗。秦红玲在家憋了那么多年。赵林三代单传,必须要有点出息,老王头就更加了,几乎没有东西可以失去。

    破釜沉舟,只能进不能退。

    就连李文军自己不也是吗?

    当时那种情形,要么就逃走,要么就咬牙迎着风雨上。

    矿区的职工只想着混到退休拿退休金,所以都是能偷懒就偷懒。

    就连周立国,陈克己和郭建光这些领导,去了“文军实业”也大变样。

    不要说普通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