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宣府。

    九边重镇之一。

    但在后世,宣府这个名字,反倒是随岁月而消磨,取而代之则是张家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名字。

    事实上,在明初之时,张家口,这个名字,尚且不存在于宣府这个重镇之中。

    直到宣德年间,有一些张姓的居民居住在宣府西北侧万全右卫的长城脚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镇,小镇就以居民的主要姓氏命名为张家庄。

    宣德四年,万全右卫指挥张文在这里修筑堡垒,并将其命名为张家口堡。

    张家口,这个名字,才正式存在于大明的统治序列之中。

    而后,因张家口地处边陲,紧靠草原之因,张家口亦是与其他边防堡垒一起构筑起了宣府重镇。

    而到嘉靖年间,因为蒙古部落的分裂,导致其中俺答汗部没有了补给来源,于是这一部的首领俺答汗多次上书明廷,请求双方互通有无。

    最终在隆庆年间,朝廷批准了互市的政策,从此大明与蒙古两族在边境开始了交易往来。

    而互市的地点,则是落在了张家口这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堡之中。

    于是乎,这个本不怎么起眼的小堡,在两国的互市之下,亦是飞速发展,从军事重镇,摇身一变,转身为整个大明都可以说得上的商业重镇!

    而晋商的崛起,自然与这张家口脱不开关系。

    毕竟,没有朝廷组织的互市,没有朝廷打开的这个口子,偷偷摸摸倒卖物资,终究只是小偷小摸,成不了大器。

    而朝廷亲自打开这个口子,而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

    上下打点,如今的张家口,俨然已经成了晋商门的天下,朝廷所谓的禁令,在这里,已是形同虚设。

    每时每刻,张家口那穿梭于大明与草原的商队,皆是如流水一般,几乎从未有过停歇。

    而这些商队满载的物资,最终会送到何处,亦是显而易见。

    大明富庶,什么都不缺,可草原上的蒙古部族,那苦寒之地的辽东,可没有什么是不缺的。

    张家口一座城池,供养着大明北方的所有敌人,也养肥了一大票铤而走险的晋商!

    完全可想而知,张家口这座城池,对晋商们,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而现如今,对晋商们而言,原本一手遮天的局面,亦是出现了破绽。

    上一任宣府总兵兵败而亡,新任的宣府总兵,已经上任。

    而且……油盐不进!

    他们以往那套拉拢腐蚀的手段,在这一位新宣府总兵身上,不管用了!

    若在以往,如此之人,他们也是有大把手段可以让其屈服。

    诸如在朝廷弹劾其去职,诸如各方面排挤,不配合,让其举步维艰。

    可这些手段,对上这位宣府总兵,却是失效了。

    朝廷弹劾?

    可满朝上下,谁不知道这宣府总兵是如今几近只手遮天的镇北侯亲信,弹劾,谁能弹劾得动!

    而排挤……

    在背后有李修支持示意的情况下,周遇吉可不用顾忌什么潜规则。

    听话,那就一切好说,不听话,以宣府总兵之名,给谁戴上一顶通敌卖国之罪名,那都是轻而易举之事。

    毕竟,张家口,虽如今商业重地的属性要远远大过其军事属性,但,不管如何说,张家口,是隶属于宣府镇管辖统领之下!

    在于宣府上任,开启整编募军,在京城局势稍稳之后,周遇吉,便在李修的示意下,高举朝廷旨意,奉命维护监督互市秩序的名义,率军入驻张家口,亲自坐镇其中,轻而易举的将晋商们经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