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沉默了一会,博济长空说道:「大家同去吧。说来惭愧,东奔西走这些日子,几乎都没去道观忏礼。」

    四人去澡堂子洗了个澡,换上叫随从们取来的干净家常服,一起结伴来到蒲华城东的玄天观。

    门口汇集了不少人,见了面纷纷起手行礼,互相问候——左手捏子午诀,当胸竖直,微一低首,口中同时说一句:「无量天尊,道友安好!」

    晚上八点整,道观钟声响起,大殿门大开,两位小道士在门口满脸笑容地迎接众人。

    燕万石、博济长空、勃律泰、屠苏里四人随着大家进到大殿里,先在殿门拎了个蒲团,各自找了个空地,盘腿在蒲团上坐下。

    大殿里是水磨石地板,早就被搽拭得干干净净。三百多人号,把整个大殿坐得满满的。听得铜罄声响,大家都闭嘴不语。一位中年道士端坐在前面的台子上,开口念经。

    他声音悠扬,很有质地,仿佛深山幽谷里的铜铃。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念的正是《太上感应篇》。

    燕万石等人,心中随念。三百道心念,仿佛三百条无形丝弦,汇聚在众人的头顶,结成一个太极。

    道门敬天宗,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道门,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宗教教派。

    创始人名叫郭灵宝,道号长灵子,原是太一道有名的道士,知识渊博,道法精湛,甚至对佛教也有很深地了解。只是他厌恶当时的道教主流符箓派等道门,执于末支纷争,不思进取,使得道教日渐式微。

    于是就云游四海,学得一身好医术。后来又报名成为随军医官,跟着赵似北征漠北。在那里,他精湛的医术医好了不少人,创下了「活神仙」的名号。

    他在与萨满教的萨满沟通中,发现漠北部众们信仰的原始宗教里的万物有灵,与道教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非常吻合。

    于是他深入了解萨满教,回到开封城后又虚心学习了景教、***教和摩尼教,各取所长,然后确定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宗义,提出「敬天法地」,创建了敬天宗,也叫天地道。

    这个教派虽为宗教,但是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敬重天地,效法天地,最终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境地。

    教义简单,以《太上感应篇》等劝人向善的几篇经典为基础,然后又规定了只崇敬天地、祭拜祖先等简单仪式,视道友为兄弟姐妹、定期斋戒、按时忏礼等教律。

    靠着新颖的教义,团结严谨的教律,加上郭灵宝聚集了一群道教有志之士,四处传教,敬天宗在漠北、东北和西域等萨满教遍布的地区得到迅速传播。

    赵似知道后,也有意大力扶植,好抗衡佛门势力。于是如虎添翼,在四旗中,信敬天宗的信徒正在快速地追赶佛门诸派。而且最重要的是,敬天宗是新兴教派,吸取了各家所长,把最新的理念融合进去,于是四旗年轻人更愿意加入。

    ….

    基本上四旗中老年人信佛的多,青少年信道的多,各有所长,但是从未来来看,各取所长、充满活力的道门敬天宗更有发展潜力。

    一篇《太上感应篇》,众人齐声念了一句:「无量天尊!」

    一位年纪六十多岁、身穿白袍的道长走上前台,起手行礼:「无量天尊,诸位道友晚上好。」

    「无量天尊,道长好!」

    敬天宗对道士等级做了系统化的规范,入门弟子叫做南生弟子,一般都是道学院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入道观实习的弟子叫清信弟子,也是基层道士,以上皆穿灰袍,也称之为灰袍弟子;三年期满,正式传授经箓,称为初真道士,意味着正式

    入道。初真道士穿皂袍,也称之为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