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臣子的贡献表,与开国虽有关系,但关系不大。要不然魏征也不会排到凌烟阁第四名了。

    顿了顿,刘禅将交州都督爨谷发来的表文,放到马忠面前,说:“自卿离任交州,交州蛮夷多有不从。爨谷又有报文上奏,言交州九真、日南二郡有蛮夷起事,广州亦有蛮夷动荡,卿久任交州,不知有何策可教朕?”

    马忠看着表文,沉吟少许,说道:“启禀陛下,交州蛮夷反叛在于州郡长官贪图赋税。交州之蛮,虽居水土之沃,四季无雪,但不善农耕,蛮夷流离四方,其裸身赤足,善于奔走,凶悍好斗,同姓结婚,实乃化外之民,不与中原同,亦不与南中同……”

    马忠为刘禅科普交州蛮夷与南中蛮的不同之处,在刘禅的记忆中两处都处在热带,纬度相近,生活习惯应该差不多,但现实是刘禅对交州蛮的认识有偏差。

    相比于南中蛮喜欢游牧,饲养牲畜的独特习性。交州蛮诠释了什么叫热带土着的慵懒,由于他们靠近热带,水土肥沃,一年无冬,物产不缺,因此导致了他们不喜欢耕种,四处游居,生性好斗的特点。

    而且他们还带有原始部落的特点,因天气炎热,裸身赤足,以黑为贵,女尊男卑,同姓也可结婚。大汉进入交州纯粹是带去先进的中原文化,教化当地百姓。

    马忠往昔治理交州,以教化蛮夷为主,禁止地方官吏对蛮夷欺压,尽可能保证交州的稳定。而在他离开后上任的交州刺史殷礼决定深入治理交州,更改过往法度,从而引起交州蛮的散乱。

    “陛下,我大汉治南中近三十载,深入治夷,授民农耕,传授礼仪,封建蛮部、士族,初有成效,方能设为州郡。当下交州若有大治,或可合并军政之权,命贤人深治交州。”马忠说道。

    刘禅皱起了眉头,他通过与马忠交谈,也深刻地认识到交州蛮的特殊性。羌人、氐人他们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习惯,大汉控制得也还可以。南中蛮通过三十年来的大汉不留余力的深入治理,他们也渐渐学会耕种、纺织,过上农耕的生活。

    对于大汉这种建立在农耕社会上的国家而言,朝鲜半岛上喜欢农耕的韩族人反而是好治理,毕竟他们离不开土地。而交州蛮则是不同,他们不喜欢种田,又无定居,生性好斗,不利于大汉的治理。

    斟酌少许,刘禅问道:“今若省并交州军政,卿以为谁可任之?”

    马忠捋着胡须,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吴交州都督陶基之子陶璜可出任交州都督。陶璜因其父曾任交州刺史,故对交州了解极深,其身怀谋略,兼有文武之才,能得人心,若让其出镇交州,交州此次安也!”

    刘禅狐疑地看向马忠,说道:“若朕所记不差,卿深入交州时,其父陶基兴师反抗死于卿手,卿怎举荐陶璜?且陶璜可真有文武之能,较张嶷何如?”

    马忠脸色微正,拱手答道:“古有言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今陛下问臣谁可胜任,并非问臣谁是臣之仇寇。至于其能,臣以为陶璜才干,不下于臣。陛下若欲整治交州,纳为大汉疆土,陶璜可助陛下。”

    张嶷才干不如马忠,但也是良吏。在南中改为宁州上,张嶷功勋卓着,至今仍在南中任职,以刺史之位持节,督宁州军事。而马忠把陶璜比作自己,可见其能力如何。

    刘禅大笑几声,赞扬说道:“马卿人如其名,忠于王室,德信达人。今陶璜所任官?”

    “其现任广州南海郡太守。”傅玄答道。

    刘禅相信马忠的举荐,吩咐说道:“善!即日起,命陶璜出任交州刺史,假节,督交州军事,节制交州都督爨谷。刺史殷礼入朝任光禄大夫。”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