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不知泰初今日入宫求见,可有何要事禀告?”

    夏侯玄从怀中掏出奏疏,双手奉上,恭敬说道:“臣奉陛下诏令,重振少府之制,臣纳渔猎、纺室、造纸、铸币四物以为部司,并有所增进。今时以来,颇有成效,特当上报陛下,以为陛下检阅。”

    夏侯玄为了扩张少府的权利,也为了增加少府的收入,在蜀锦、造纸上花费不少心血。毕竟渔猎、铸币早些就被大汉所有,短时间内难以迅速变更。

    在蜀锦上,夏侯玄采用了被马钧改良出来的新式织绫机。旧时的织绫机,有一百二十蹑,操作复杂,至东汉又演变成五十蹑及六十蹑两种织绫机,而马钧进行改良后,制作出十二蹑的织绫机,生产效率提高四——五倍,且花型变化多端。

    曹魏国中,虽有存在十二蹑织绫机,但并不广泛。在夏侯玄入汉,执掌少府之后,发现成都的锦官城中仍在使用老式的织绫机,下令根据洛阳城内的十二蹑织绫机,以来改良蜀锦的织机,使蜀锦的纺织速度大幅度提升。

    蜀锦的纺织速度提升,意味着蜀锦的产量提高,则是也是意味着大汉关于蜀锦的财政税收提高。在这方面上,夏侯玄无疑用自己的成绩,向众人证明了他的成绩,尚书台内质疑夏侯玄的人,倒也是无话可说了。

    还不仅于此,夏侯玄又把造纸行业,纳入到少府当中。当下虽然出现了造纸术,但是由于纸张以及印刷成本在,当下的书籍仍然是贵重物品。

    夏侯玄发现了大汉出现的印刷术,也清楚刘禅之后推行书籍的想法,从其间感觉到商机,便上疏刘禅恳请把造纸业也纳入少府当中,刘禅则是自无不可。

    就这样夏侯玄让少府凋刻文字,印刷当下热门的《管子》,在州郡上的学院中售卖,效果成绩斐然。在造纸上,夏侯玄又为大汉少府创收一笔。

    如此一来,心有不满的杨议倒是把嘴巴合上了,反而对夏侯玄的治政才能,赞不绝口。毕竟多出来的钱,在来年会划入尚书台的度支尚书手上,由其调配。这也是夏侯玄重建少府所要付出的代价,既满足少府的内部开支后,多余的钱财要归入度支尚书。

    刘禅翻阅夏侯玄的成果,端是满意。夏侯玄果真有治政之学,并非名不副实之人,蜀锦上是对技术的革新,在造纸上是对未来市场的敏锐嗅觉。

    合上奏疏,刘禅赞扬说道:“泰初实有经济之才,朕深感欣慰,且赏卿五十匹蜀锦。至于其余之效,朕且待日后观之。”

    夏侯玄坐榻行礼,说道:“谢陛下厚赏,臣当为陛下效力,不敢弃也!”

    顿了顿,刘禅沉吟少许,说道:“交州海外商贾往来颇是密集,今下卿可注意一二,看其能或收其赋税,以增大汉的钱财。”

    汉代时期交州与印度的海洋贸易较为活跃,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拥有大量寺庙,与来自印度的僧侣进入南方传教有莫大关系。

    比如说康僧会入吴传播佛教,孙权为其建初寺庙,随着康僧会不遗余力地传教,江南地区逐渐信仰佛教,同时也有更多的僧侣抵达江东。

    当下刘禅也不知交州地区的海外贸易能否抽其赋税的地步,便提出意见让夏侯玄自我定夺。

    “且不可杀鸡取卵,胡人虽是不化,但其钱财可为取利。”刘禅叮嘱道。

    “诺!”夏侯玄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