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四面攻山的场面。幸亏他手下将士拼死相救,加上他自身的运气,方才捡回一条命。当下这形势,虽有千军万马在周围,但他却丝毫感受不到安全感。

    曹爽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紧盯着眼前这支汉骑,生怕他们或凿穿军阵,杀入到中军当中。虽说之前将这支汉骑阻挡在外,但那也是武卫营将士拿命堆出来的。

    武卫营乃中军中的精锐,虽在与大汉的交战中颇有折损,但在夏侯玄挑四方精锐以充之的做法之下,武卫营又迅速地恢复了当初鼎盛时期的战斗力。这批士卒有在幽州常年与鲜卑人搏杀的边军,也有各地军国兵的精锐。对阵强敌毫无畏惧,也习惯了骑兵的奔驰作战。

    当然大汉骑军之后的步卒装备也是精良,兜鍪、皮甲铁胃、刀枪剑戟,弓弩箭失应有尽有。他们步伐稳重,行进间阵脚稳固,队形不见松散,以曹爽浅薄的兵学知识,也能看出这些步卒也是纪律严明,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

    如果说骑兵是锋利的长剑,刺入人的心肺当中,那么精锐的步卒就如有千钧之重的铁锤,可将人的骨架敲散。如果让这些部队投入战场,恐怕就以当下混乱的局面而言,己方是没有对抗。

    曹爽的神情慌乱,直勾勾地盯着夏侯玄。而夏侯玄握着剑柄的手中,也是汗水沥沥,当下不知如何是好。他虽才能过人,但他也是初次统率如此大规模的军队,甚至还是首次遭遇伏击。

    事情发展到如今,时间也并不久,魏军大量士卒在无备之下直接溃散,唯有仓促集结的中军将士奋勇抵抗。

    不过的话当下受到伏击的也仅是中军,如司马昭率领的部分军队已经安然在前,身后兖州刺史令狐愚督后。即便他们知道中军受伏,但此时的他们估计也在集结军阵,在前来救援的路上,但自己还能否撑到那个时间吗?

    不仅是曹爽不想死,他夏侯玄也是不太想死,大志未展的他,还想为大魏效力。

    就在夏侯玄犹豫之际,数名从后方而来的斥候奔驰到曹爽中军,被武卫营士卒放了进来,带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斥候狂奔过来,跪在地上禀告说道:“令狐将军所部被王平所击,士卒离散,令狐将军不知生死。”

    令狐愚担任兖州刺史,在撤军之中他负责殿后,阻挡王平的追击,没想到反而被王平击溃。

    这消息宛如晴天霹雳,打得曹爽、夏侯玄两人全都惊骇,脑袋发胀。

    七万大军攻城时死伤七、八千人,撤军时伤者随司马昭先走,曹爽、夏侯玄督率中军。令狐愚领兖州军士殿后,其所部虽非如武卫营精锐,但能殿后者也绝非弱者。

    且令狐愚也是靠谱之人,常年与东吴作战,之前安丰之战便是他哄骗孙权,令他入局。他麾下的兖州军士虽处内地,少有征战,但此战征调军士也非老弱。

    近二万人的大军,竟怎么这么轻易地败北?

    难道王平真就如此厉害?还是说这就是名将的真正实力。

    曹爽、夏侯玄两人根本想不出其中原因,而且当下也容不得二人分析前因后果了。当下如何抵挡汉军的进攻,才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曹爽耐不住性子了,指向南侧说道:“后军已败,我军不可孤军在此。且撤军,向南而走,可有生机。”

    曹爽大军穿行于山地之间,东南、西北皆有起伏的山地,邓艾便是占据西北的元山,留下了东南侧的山地。只要奔入不适合大队骑兵奔走的东南山地,绕行到前方,追上司马昭,便可安全了。

    众人顺着曹爽的手指望去,只见已经有许多的逃窜的魏军士卒正在翻越东南山地逃命,大量的旗帜、甲胃被遗弃到山丘上。

    邓飏、李胜等人连连叫好,夏侯玄迫于颜面,没有发声。在众人心照不宣的同意下,原本固守待援的武卫营在军鼓声中,携带的粮草辎重,尽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