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还需待兵事平定后,前往湘州各郡县视察,方才能上疏予陛下。”

    顿了顿,邓艾问道:“敢问陛下,臣任期当有多久?”

    刘禅瞥了眼邓艾,问道:“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届时大汉将要起兵伐魏。”

    “诺!”

    刘禅见还是没有鱼上钩,也不再钓了,而是命人将鱼竿收起,说道:“镇守湘州诸将,朕已经委任完毕。陈到领江夏太守,屯驻夏口;邓芝领南郡都督,屯兵公安。此二人辅卿治军,以威吴人。”

    “谢陛下!”

    兵事处理完毕后,刘禅看向诸葛乔,说道:“湘州久在东吴治下,百姓困苦,赋税繁重,生产儿子,多不起养。今我大汉治下,当以休养生息,安民为上,治政松弛有度为上,不可过严。”

    诸葛乔点了点头,认真答道:“陛下之言,乔谨记在心,不忘也。”

    “伯松初任湘州刺史,宜当勉之。若有拿捏不准之事,可问政中枢,亦或可与士载商议,再以定夺。”刘禅叮嘱道。

    “诺!”

    三十过半的诸葛乔担任百万人口的州刺史一职,还是太过年轻了。若按其资历而言,湘州刺史该由吕乂担任,但其父是诸葛亮,这一切就是不同了。

    按其才能而言,诸葛乔还是能够胜任,可能会因经验不足而失误,不过就全当交学费了。当然也有匹配的地方,诸葛乔久与东吴打交道,知晓荆南内情,便以施政。

    嗯!大汉新占的湘州,其郡有武陵、零陵、临贺、长沙(衡阳郡)、桂阳、南郡、江夏、天门等八郡。管辖夷陵的宜都郡被废,其治下的县被划分入益州的巴东郡以及荆州的南郡。

    吞并夷陵之后的南郡过大,刘禅又将武陵北部、南郡东南部划出五县,设立为天门郡,郡治零阳县。

    二人走后,廖立拿着诸葛瑾奉上的书信而来,说道:“启禀陛下,诸葛瑾再次前来商讨,孙权不愿治罪陆逊,且自告身体有恙,不能为陛下驾车。”

    诸葛瑾在汉吴两营之间,来返多次,对着汉事三条进行扯皮。江夏郡答应给了,割让夏口等江北之地;对陆逊可以溺死,但不愿放到明面上;其不愿为刘禅驾车,而且言无后,不能为刘禅奉华盖。

    刘禅站起身子,说道:“诸葛瑾来往两国数次,时间亦过半月,进展缓慢。朕以为此乃孙权缓兵之策,其大概在等荆北汉魏战事,若魏人胜,其愈加骄纵;若我汉胜,其则恭敬。”

    在大汉平定荆楚后,因忌惮满宠的攻势,刘禅让王平率万人回援荆北,命其执掌荆北的战事。或许让孙权发现荆北局势,孙权借着安稳军心以磋商条约等名义,拖延签订降书的时间。

    说着,刘禅扬了扬袖子,竖起手指,沉声说道:“命马忠、陈到、邓芝三部进军,且让辛洪为使。告诉孙权,陆逊可以不治罪,但我大汉要亲眼见其溺死。至于在云梦泽检阅两军,他必须前来为朕驾车!”

    “诺!”

    刘禅对孙权的小心思,看得还是比较清楚,当然不会如他所愿。

    为何要让陆逊死,也是简单。陆逊是三国少有的兵略大师,对大汉感官不好,让在他执掌东吴兵权,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做出啥事。

    至于孙权允诺陆逊被溺死,刘禅心里也是有底。孙权一旦退守江东,江东本地士族的力量将会威胁到他的统治,而作为代表人的陆逊首当其冲。

    要知道几年后的历史,就因陆逊参与二宫之争。导致孙权数次派人责骂他,让陆逊愤恚而死。如果说孙权舍不得陆逊,怎么可能会把陆逊骂死。

    如今大汉使得东吴的政局发生改变,陆逊兵败而归,孙权自己不问责陆逊算好的,今大汉插手一定要让陆逊死,孙权还敢反抗什么。最多就是顾忌明目张胆的治罪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