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杜预搀扶着诸葛亮往屋内而去,边走边劝道:「医师有言,师父多思伤神,望师父当以休养为上。」

    「嗯~」

    诸葛亮虽应下来,杜预也知诸葛亮不可能会答应。早些时候,大汉准备南征,诸葛亮就准备挂帅,后因病情严重,难以下榻。对此刘禅自然不准,便让王平亲自领军南下。

    大军虽是出征,但诸葛亮还是难以放下心来,身体一好,在屋内对着舆图思虑对吴战事。之前王平、邓艾欲将就将就使舟船运粮时,诸葛亮便猜测到陆逊欲行之策,但可惜时间晚了,堤坝被吴军破坏,致使水绝成功。

    不过诸葛亮也料到了估计来不及了,于是又思索如何弥补当下的情况,果真还让诸葛亮找到一条计策。

    恢复些精神的诸葛亮枕着软垫,看着已经从书架上抽出江陵舆图的杜预,考问道:「元凯可知大军入泥泞之地,当如何对之?」

    杜预蹲伏在诸葛亮的榻侧,回答道:「据师父所著《兵法二十四篇》当中地有十二形,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入圮地之军,易受敌军伏击,当速撤离圮地,不可久居。其间治军,当防疫病……」

    诸葛亮的《兵书二十四篇》关于地形部分的阐述,是在《孙子兵法》的九地势之中基础上增添而来,并对圮地作战、治军,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

    若把《孙子兵法》看成「道」,那么诸葛亮的《兵书二十四篇》则是对「术」方面展开了深入说明,当然也有对「道」进行阐述。

    诸葛亮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元凯端是不错,不过切记不可懈怠。」

    「诺!」

    「师父,江陵舆图在此。」杜预递上舆图,恭敬应道。

    诸葛亮将舆图摊开在膝盖上,对着杜预说道:「陆逊引沮、漳水至江陵城北低洼之所,以阻我军南犯。殊不知江陵城西亦是低洼之所,且沮、漳二水汇合沱水在西南注大江。今可让子均、士载二人围困江陵,遣人西掘沱江之水,以淹没江陵以西之地。」

    诸葛亮的声音渐渐虚弱下来,说道。

    「届时子均遣一将看守江陵守将朱然即可,后可分兵西行,助陛下打通猇亭之险,以破夷陵城。后我大汉可据江北,虎视荆南,观其局势如何,之后就非亮能算也。」

    诸葛亮的计策直接在陆逊的计策上进行增补,陆逊淹没城北的道路,让延迟王平南下的江陵的时间。那么诸葛亮也就改变进军方向,让王平向西进军配合刘禅攻略夷陵。

    诸葛亮为了阻止江陵城守军朱然能够出城救援,干脆借用陆逊的计策让人淹没江陵城以西的道路,阻止朱然出城。又留下一支万人的部队,专门看守朱然所部的动向。

    这样的话,长江以北就有刘禅四万大军加上王平的二万大军,对战陆逊五万大军及步骘的万人守军。而且还要看陆逊敢不敢渡过长江到达北岸与汉军对垒。

    陆逊不对垒的话,夷陵城久守必失,他一旦渡过长江效仿之前入驻猇亭,必然会在东西两面受到王平、刘禅的威胁。

    不过怎么说,若按诸葛亮所操作,东吴的长江防线基本会被大汉打乱,一旦江北兵败,荆襄危矣!

    「元凯知否?」

    随着诸葛亮的讲述,杜预明白了诸葛亮的想法,答道:「预已知师父之意。」

    「知晓即可,替为师书信一份于卫将军。叮嘱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让其视情况而定。」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