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种差距与年岁、身份、作战风格有关。魏延不如他人之地,在于其作战风格激进,对于要将一国之兵大将军而言,略有不足。

    至于姜维的话,他与邓艾的差距在于身份上的不同,邓艾乃荆州南阳士人,而姜维却是陇右降人,故而难以比肩。

    “左将军,吴军到了。”

    几名士卒撑着竹筏从前方回来,领头士卒喊道。

    魏延双手下压,吩咐说道:“不急,放过东吴中军,伏击其后军。传令各部,待号角声响,方能出动。”

    “诺!”

    应完声后,汉军士卒吹起口哨,模彷鸥鹭之音。一时间,芦苇荡中鸥鹭声四起,以为应和。

    不知过了多久,奇特的声响从前方传出,等候许久的魏延,大声发令,喊道:“吹号,渔船先出,烧毁大船。”

    “诺!”

    汉军士卒从腰间摘下号角,鼓足双腮,吹响短促的进攻声。

    “呜~”

    十二艘渔船伴随着号角声,从西岸芦苇荡而出,装着柴薪火油,在西北的吹拂下,以及顺水的带动,以飞快的速度迫近吴舰。

    诸葛恪懂得利用顺风顺水,以火船冲垮浮桥,久居荆州的魏延又如何不知呢!

    更不用说魏延在出征南阳之前,还恶补了一顿水战知识。虽不及一线的水军将领,但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能有所强的。

    十二艘渔船指向各大船涌去,如此情形让吴舰上的众人震惊不已。各船将校疯狂地发出令旗,示意后方遇伏击,让小型船只前来救援。

    不过又谈何容易,楼船庞大的体型横绝汉水两岸,前方已经南下的船只试图掉头,但却因为逆风逆水行动缓慢,无法掉头。甚至有些船只因调度不便,撞在了一起。

    而此时,八艘已经被点上火的渔船,从西北斜着东南而行,楼船上的弓箭手疯狂射箭,试图射死这些驾驭船只的汉军士卒。

    不过他们却身披单衣,手持盾牌,面对纷下的箭雨,悍不畏死地操作船桨直向吴舰撞去。

    这些人皆是魏延招募的死士,他们或自身,或家人受魏延恩德,便以性命相报。这也是之前所说的,作战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唯有兵略水平有高下之分。

    魏延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散尽家财于士卒,士卒受恩于他,自然会以性命相报。王平的话,尝有人言其治军严苛,不近人情,虽赏罚分明,但士卒却颇是敬畏,不敢亲近。

    “嗖!”

    一支锋箭破空而来,正中在船尾操作船舵的汉军士卒的胸膛,汉军士卒应声跌落冰冷的江水,水面上溢出猩红的鲜血。

    而另外一名的汉军死士急忙接替上,英勇无畏地操作船舵撞上楼船。吓得楼船上的吴军士卒,魂飞魄散,搭弓乱箭,不知飞往何处。

    (三更晚了,剩下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