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往来并不困难,只是容易陷入前后夹击当中。

    刘禅微微颔首,问道:“士载,我军若移寨于此,以为如何?”

    邓艾露出惊讶之色,说道:“若按陛下所言,我军当处敌军腹地,若有大军来攻,我军若不能挡,则必败也。”

    刘禅笑了笑,说道:“我军精锐众多,依洛水河畔平缓之所,骑卒驰骋,魏无四万大军而不能克我也。今断宜阳往洛阳音讯,使洛阳恐慌,必遣军士来攻。届时我军与其大战于此地,阵战破之,当可入洛阳也。”

    没错,刘禅就是想要围点打援,故意把营寨设置在要道上,阻挡两地的通讯,让洛阳以为宜阳陷落,从而调动洛阳的大军出动,与自己蜀汉精锐大战一场,凭借汉军的骁勇,破敌之后,便可直取洛阳,逼曹魏大军回师,从而撤离洛阳。

    毕竟在古代没有现代的通讯设备,两地沟通困难。一旦信息断绝,加上蜀汉派遣而出的骑卒袭扰洛阳周边,引起诸卿震动后,洛阳作为曹魏首都意义重大,肯定是不能够在洛阳周边作战,必能引蛇出洞。

    而且刘禅也不认为曹叡能调出三万以上的大军回援洛阳,毕竟诸葛亮在南阳,曹叡调走太多兵马,小心被诸葛亮反推过去,与自己合击于洛阳。

    闻言,邓艾偷瞄着陛下,暗思陛下这场仗居然如此激进,根本不像是其以往的风格。而且陛下此策却正中敌军要害所在,眼光独到。邓艾又思及陛下往日对天下格局、地理了然于胸,能有此策不足为奇。

    对于刘禅而言,能有此策也是他随军征战多年结合后世桉例而来的。毕竟我军不就最喜欢围点打援,而且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策,亦是异曲同工之妙。

    “如何?”刘禅再次询问道。

    邓艾收敛心神,沉声说道:“陛下所言,臣以为可行,我军扎营于此,攻其必救之地,引魏来攻。”

    山风袭来,吹起刘禅的披风,其意气风发地吩咐道:“好!传令王平,移大军于老龙山布防,命骑卒向东游弋危险洛阳,并收买当地百姓以为我军耳目。”

    “诺!”

    刘禅眯着眼睛望向洛阳,就是不知道这条蛇是谁了。

    ……

    洛阳,魏军大营。

    中军帐内,司马懿俯首处理公文,又时不时向身侧的众人垂问营内情况。

    司马懿批注完赏赐名单后,问道:“宫娥、钱财可有到齐?”

    司马陈圭核点数据,答道:“启禀大将军,皆已到齐。其中宫娥一千六百余人,按功绩高低分于将士为妻妾。”

    这些宫娥来自曹叡的万人后宫当中,能让曹叡释放出一千六百名俊秀宫娥,实属不易。若非蜀汉逼近洛阳,征讨辽东士卒急需赏赐,否则的话,他怎么可能会愿意啊!

    当然是丑及年岁大者,他愿意释放出去给将士为妻,就是其质量低的让魏军将士都忍不住吐槽的那种。

    “报,大将军。洛阳急令,宜阳音讯不通,大量蜀骑袭扰城邑,今大军已赏,也已休整,命大将军出征宜阳,以安西垂兵事。”侍从穿越营帐,禀告说道。

    】

    司马懿接过洛阳方面的军报,看了半晌没有说话,而是捋着胡须沉吟。

    心腹陈圭见状,低声问道:“大军已备,不知大将军为何不出战?莫非还未至良时?”

    司马懿沉吟少许,答道:“伪帝刘禅亲领大军至宜阳,其兵锋正盛,不可强图。而宜阳城坚,夏侯霸非无人之将,骁勇异常。我本欲让蜀人攻宜阳,耗其锐气,避其锋芒,待其乏,再以锐勇之师击之,其必败也。”

    “却不料今宜阳断绝,不知情况如何,是降亦或是坚守?且骑卒至洛邑,恐是情况不容乐观。”

    司马懿说话间看不出着急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