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大将就是向煜,当他听闻胡质以八千士卒驰援而来,大喜过望。关中之战以来,他还是第一见地方魏军敢出城作战,而不是据城而守。

    魏军移动间,大汉游骑携弓伴随,与此同时,精锐的汉军步卒骑着南中矮马出阵,大量的汉军步卒紧随其后。

    路途间,魏军因过沟壑,致使尾部的军队脱节,乞伏佑邻果断吹响牛角号声。

    原本化作小型作战单位的胡骑,迅速集结,朝着魏军的尾部而去。而乞伏佑邻早就带着部落勇士,不畏惧冲了上去。

    凭着马速,乞伏佑邻与身后善射者将弓箭送到魏军车阵上,试探虚实如何。

    “嗖嗖!”十余支羽箭借助狠狠地钉在车上,而阵后的魏军很是慌乱,唯有数十支弓弩反击,很是薄弱。

    “呜~”

    大量的胡骑随后而至,箭失齐发,大量的魏军士卒中箭,尾部的车队一片混乱。

    乞伏佑邻挥舞着骨朵,带着披甲的亲卫,瞄着敌阵的薄弱之处,顺势而入。

    “冬!”

    乞伏佑邻一骨朵,敲向魏卒的脑袋。巨大的冲击力下,魏卒的口鼻皆出血,瞬间倒在地上,不知死活。

    魏军前部的胡质怒问道:“后部怎么让蜀贼摸到近前了?”

    “后部过水沟时,车被卡住了,疲倦之下,与大军脱节了。”有人答道。

    “速调弓弩手往后,支援后部。”胡质说道。

    “诺!”

    “轰隆!”

    陷阵的汉、羌骑卒顺着缺口处,撞击而入,缺口变成一个巨大的豁口。

    此时的魏军还能挽救局势,只需骁勇将校领着军士赶过来,执长枪列阵,以弓弩为辅,抛弃被蜀军蚕食的后部,便可堵住缺口。

    可惜的是,胡质居然还想救援后部,实属异想天开。作为文吏出身的胡质在与老兵向煜的对决中,输得淋漓尽致,他的战场嗅觉实在薄弱。

    面对救援的魏军,汉军骑卒展现出老练的作战,不与他们正面接战,而是让游骑在外奔驰,趁着魏军整理阵型的有利时机,将铺天盖地的箭雨射了过去。

    “嗖!”一片箭雨落下,前阵的魏军十余名军士惨叫不已,向缺口处救援的魏军军阵有些混乱。

    不过经常历经对吴战事的魏军军官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很好的,有人集结周围离散的车架,向豁口处赶去。

    折返走的陷阵汉骑,反冲回来,魏军士卒像麦子一样被汉骑割倒,这让混乱的军阵更加混乱。

    不过也仅仅如此,混乱局面不利于魏军整队,也不利于骑卒冲杀,陷阵的汉骑又折返而出,不敢久留。

    张牧大吼一声,举着长槊打落了一名汉军骑兵,大吼道:“不许退,听军号。”

    身旁的亲卫们手持长矛,乱枪戳死落马的汉骑。

    但箭雨越来越密集,张牧身上的甲胃已经插着十几支箭失,又捅死一名落单汉军骑兵,怒问道:“弩手何在?以弓弩射之啊!”

    没人回答他的话。

    弩手正在其他被陷阵的汉骑盯上,被他们追着砍杀,谁还愿意整军而战,救援的军阵大乱。

    “得~得~”

    又一队汉骑穿过平原,绕到车队的背侧,连连发箭。而汉军骑马步卒,已经在下马列队而行。

    趁着魏军的混乱,从背袭军阵的薄弱之处,让其腹背受敌,军阵彻底陷入崩溃边缘。

    骁勇的荆州老卒仍然依托大车,用步弓射击,举着长槊抵抗,拼死作战。但建制已乱,没有配合,依靠个人勇武难成大事。

    勇勐过人的张牧随张辽以八百骑破孙权,威震逍遥津,而如今却随胡质战死在南阳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