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遭受大败的东吴,可以说是奶了一口血。虽没有当初那般兵力鼎盛,但短时间内还是恢复了东吴几分元力,让孙权不至于那么焦虑。

    诸葛恪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笑呵呵说道:“皆赖陛下之信赖,方有臣今日之盛,臣不敢贪功。”

    诸葛恪这话倒不是拍马屁,而是确实如此。诸葛恪仅是丹阳太守,如何能让周围四郡太守属官配合自己,还是依仗孙权的宠幸,方有如此威望。

    孙权欣慰地拍了拍诸葛恪的肩膀,说道:“蓝田生玉,真不虚也。蜀汉诸葛丞相,当为你之榜样。”

    诸葛恪咧着嘴,说道:“臣当能胜过上丞相(诸葛亮)。”

    “哦?”孙权手挽着腰带,以为是诸葛恪膨胀,略有不满说道:“上丞相受命辅左汉主处理政务,内使国家富足,刑法严明,民众安定,外辟千里之地,夺凉雍二州,威震天下。虽乃昔日尹尹循皇天之旨,周公播威四方极地,亦无胜过丞相多少,况且又是君叔,安能言胜过他乎?”

    诸葛恪不慌不忙,恭敬答道:“实如陛下明诏,上丞相侍奉于污君,甘于出仕伪主,暗于天命,不如臣效忠于清明之朝,听命于天下之君。”

    孙权微微挑眉,追问道:“君何如步子山(步骘)?”

    “臣不如之。”

    “何如朱义封(朱然)?”

    “不如之。”

    “何如陆伯言(陆逊)?”

    “不如之。”

    孙权很是好奇,问道:“卿言不如此三人,却能胜过上丞相,是为何也?”

    安装最新版。】

    诸葛恪继续舔道:“不敢欺陛下,小国虽有君主,不如华夏之亡国,是以胜也。”

    闻言,孙权扶着腰带,轻笑几声,说道:“卿英才卓绝,望勉之。”

    “谢陛下。”诸葛恪应道。

    孙权收敛心神,问道:“卿既立大功,不知欲望何处任职,以为国尽忠?”

    诸葛恪整理衣冠,伏地跪拜,说道:“臣闻我军折辱于淮南,今愿率众屯田于庐江皖口,为国屏障,以雪国耻。望陛下不以臣卑鄙,准臣之愿。”

    孙权扶起诸葛恪,感慨说道:“卿爱国之心,朕当感之,如何不准!今拜卿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以震北疆。”

    “臣谢陛下,将以死报之。”诸葛恪激扬说道。

    孙权微微颔首,对诸葛恪很是满意。或许自己百年之后,诸葛恪当能辅左新主,安定国事。虽不指望他如诸葛亮般,但有其叔父一半之才德,亦是大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