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矛上前,夹住叛军什长;持弩士卒,射其大腿,随后拔剑断其脚筋、手筋,无法使用手脚,叛军什长惨叫不绝于耳,随后捆绑,将其压下明日一同处决。

    什长见无法反抗,不断辱骂王平及投降士卒,同样画面不断在府衙中发生。

    清缴完残卒后,都伯上前跪在王平面前,双手拱剑,低声恭敬道:“在下从此愿为将军鞍前马后,已报将军不杀之恩,共匡汉室。此剑乃黄任心爱宝剑,锋利无比,削铁无声,特献于将军。”

    王平举起汉剑仔细端详感叹道:“剑是好剑,但君子不夺他人所好,况且都尉日后杀敌,亲临敌阵,比我更需要。”

    于是又将剑放在都伯双手上,都伯听闻王平称自己为都尉,又将剑赏赐给自己,大喜过望,王平将其扶起,命其与自己整顿叛军士卒。

    --------------

    次日早晨风和日丽,汉嘉县城北城门高台

    刽子手狰狞着脸各就各位,将众叛军作乱将士押到高台之上,周围士卒守卫枪矛围住。黄任居中跪下,其余人等分开跪下。只等午时三刻王平到来开刀,围观百姓众人仰面看高台上叛军。

    “汉嘉郡犯人一名黄任,残害百姓,为非作歹,伙同黄元,通同造反,律斩……”

    “汉嘉郡犯人一名王x,谎报赋名,哄骗百姓缴税,为黄元驱使,实为造反,律斩……”

    王平站在高台之上,面对台下城中百姓宣读惩戒罪人名单及其所犯行为,共计死罪者近百人,再王平宣读后,刽子手在城中百姓的欢呼声中将叛军处斩,瞬间上百颗人头滚落于地。

    即使是都伯这等将士,也不由为止胆寒。

    王平又命郡中官吏,持首级巡视诸县,以示大汉惩戒之威,巡视后在城西筑京观,威慑汉嘉郡西不服羌民。

    王平安排后不再停留,率领四百骑卒及挑选后八百余降卒,开赴临邛。

    青衣羌民归还青衣侯。(已经两千字了)

    ----------------

    免费章节不花钱,我接这里解释下蜀汉战马马匹问题。

    首先明确,蜀汉不缺马,缺的是好马。

    蜀汉的马都是西南马,西南马有多种不同品种。

    西南马性情灵敏而温驯,善于爬山,适于山地驮运,为高原山地的重要运输工具。其外形特征为体格很小,体型较轻。头直、额广、眼大、颈短。鬐甲低,背腰短,尻短斜,肩短立。四肢较细、关节强健、肌腱明显,后肢多呈刀状肢势,蹄小而质地坚实。

    品种如下:

    四川果下马(蜀马),身材矮小,骑着它能穿行于果树下,故名为果下马。果下马十分矮小,高69厘米左右。

    《岭南代答》中提到:“果下马,土产小驷也,以出德庆之泷水(今广东罗定)者为最。高不逾三尺,骏者有两脊骨,故又号双脊马。健而善行,又能卒苦,泷水人多孳牧。”

    汉中宁强马比果下马高,大概在106厘米上下,已经是濒危物种不提。

    建昌马是西南马种中相对高的,我简单提供下马的身高。建昌马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16.0±5.6厘米

    《史记》:“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榨马、焚僮、牦牛,以此巴蜀殷富。”榨马指的是建昌马。

    黔西马(贵州毕节、六盘水)也称贵州马,南宋时被称:“水西马”,当时南宋失去陇西、北方全靠西南提供。乘挽型身高:115厘米左右。

    西南马虽然个子矮小,但是速度很快,容易养活。

    以下案例数据:贵州马如果用于挽曳运输,可以从3岁开始使役,成年挽马能拉750千克,日行20—30公里,使役年龄超过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