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朱桓瞠目欲裂,恨不到冲杀上去,与魏军厮杀。不过此时的他却被部曲死死拉住,保护着他。

    “放开本将。”朱桓奋力挣扎着,喊道。

    “将军为吴国大将,不可为魏人所俘,亦不可战死。”部曲劝阻说道。

    “放开我~”

    留赞见朱桓不愿走,戳死一名敌人之后,怒吼喊道:“前将军岂可逞勇,今陛下生死未卜,将军宜当突围回国,重振濡须口防务,以御魏军。若失濡须口及,赞死不瞑目也。”

    “将军速走,赞为将军殿后。”

    留赞大吼一声,手持长矛,上下挥动之间,抖出数朵枪花,一名魏军将校死在留赞手下。

    “正明!”朱桓大喊道。

    “速走~”

    留赞的手中长矛被嵌入尸体之中,又抽出汉刃,与左右并肩作战。山道间,原本冲锋的魏卒,居然被留赞杀得仓皇逃窜。他所到之处,必有鲜血飞溅,魏军士卒哀嚎。

    留赞犹如发狂的猛兽,连杀四名魏军,杀穿魏军军阵,从侧翼嵌入到魏军人群里。而留赞也被魏军重点照顾,陷入重重包围当中。

    “啊。”

    不知何来的一支流矢射中朱桓的腹部,伤口处瞬间鲜血直流,疼得朱桓面容扭曲,再无力挣脱部曲的束缚。朱桓数百人的部曲护卫着他突破重围,杀出阵中,逃入山中。

    而山道间的厮杀仍在继续,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吴军渐少,魏军彻底占据上风。留着留赞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魏军也开始将他团团包围。

    鏖战许久的留赞,也彻底失去了他的威武。他身上的殷红的鲜血正透过甲胄汩汩而出,左腿鲜血也不停涌出。

    留赞踉跄着,仗着‘留’牙旗作为支撑,但猩红的血液在旗杆上流淌下来,让它变得黏稠而湿滑,留赞不得不用臂膀夹住牙旗。

    魏军士卒见留赞身受重伤,举矛刺去,却不料留赞狰狞一笑,一个撤步,又跻身而上砍死魏卒,趁机夺下他的长矛。

    留赞以旗杆为支点,臂夹长矛扫了一圈周围的魏军士卒,却吓得魏卒无人敢上。

    在某个间隙,魏军士卒士卒退散而开,以文钦身份入吴的令狐愚,从人群中而出。

    令狐愚望着这一幕,心生敬佩,沉声道:“孙权无谋,不识将军勇略,是为可惜。今将军为孙权、朱桓二人殿后,以全君臣情意。不如归降我大魏,以将军之能,必有封侯之位。”

    闻言,讥讽说道:“我自从军以来,破敌拔旗,从未败过。今中你诡计,众寡不敌而已,你魏人何有颜面劝降与我。某今日唯有战死而已,你勿多言。”

    令狐愚挥了挥手,身后弓弩齐发,留赞身中数十箭而死。

    数日后,朱桓从李陵山中而出,在离国境三四十里地之时。朱桓因箭伤过重,伤口恶化,自感时日无多。命人为自己穿戴好甲胄,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国中安葬,遂因箭伤病死。

    ……

    《汉纪·曹氏传》:“曹叡字元仲,沛国谯县人……

    建兴十四年,十二月,魏庐江太守令狐愚以文钦之名伪叛,诱吴主孙权。二月,叡至寿春,督王凌、曹爽破朱桓、留赞,秦朗、田豫诸将大破孙权于合肥。吴将唐咨、李谭等将降,朱桓、留赞、徐详等皆亡。斩俘吴卒四万余众,所俘战舰数百余艘,辎重不计其数。”

    是岁后,江东诸户披麻,权不敢北顾,仅敢自保。

    《汉纪·孙氏传》:“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魏将令狐愚伪降,权克合肥,又欲取寿春,故深入,克战不利,还合肥,曹爽设以木障,阻塞河道。权舍舟师,以朱桓、留赞为后,东进合肥,及入城,田豫以骑击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士卒大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