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黄金装饰的弯刀,说道:“鲜卑乃黄帝轩辕氏,子昌意之后。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我等因以为号。匈奴先祖乃夏后氏之苗裔也,淳维建匈奴以为王。故鲜卑、匈奴皆为炎黄之后,与中原汉人同出一脉。”

    “今大汉陛下不以我等卑鄙,念我等无主,难融中原,自降兼‘单于’于身,融我等于河西逐牧,封国置道以为建制。我等蛮夷不胜感恩,遂许单于以驱驰,今奉大纛、佩刀、单于玺于圣上,以号令我等。”

    对于大汉礼法而言,中后期的单于不过是内附的胡王,与国内诸侯王同等级,今刘禅以‘陛下’领‘单于’确实是自降身份。不过若是在早期,单于是与汉天子同地位,冒顿单于那可是敢侮辱吕后,而大汉却只能忍辱负重。

    不管如何,今事已定,刘禅决定将河西诸胡融合一体,上尊号单于,行以胡治胡之事。不管礼法如何,对于功利为主的刘禅都无所谓,能让大汉增加国力,了却大汉北疆之事,驱使胡人为己征战就足够了。

    在元拓说完之后,左右将单于大纛树立于刘禅身后,与汉天子大纛并立,一白一红相得益彰。汉玄红为贵,胡以白为尊。

    刘禅取下弯刀佩戴于腰间,双手举起白玉制作而成的单于,以领为单于。

    众胡人好似眼睛放光,唤醒血脉里的记忆,纷纷跪地行三拜九叩之礼,口呼道:“臣等拜见撑犁孤涂单于。”

    撑犁者,天也;孤涂者,子也;单于者,广大也。故匈奴之王,号‘天子’,与汉天子同意。

    刘禅微微颔首,沉声说道:“诸部沐浴圣恩,归附朕之治下,今无论鲜卑亦或匈奴皆称为‘胡’(注①)。朕与卿荣福喜戚,相与共之。当封爵赐邑,世袭罔替,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与大汉同生共亡。”

    众人共推刘禅为单于,听其号令,那么刘禅也需给奖赏与众人,以为封赏。由此观之,这只不过是刘禅依仗大汉强大的武力,河西胡人亲近大汉,久受汉人影响。同时胡人窥视中原荣华富贵,得以世袭罔替,无需受其他部落剥削所带来好处的影响。

    随着近臣根据部落人数的多寡给予鲜卑众人的分封侯爵食邑,帐内各首领规定受领册文和印信。

    接着又在河西划分出北地、张掖二个属国,分别委任匈奴人沮渠牧健为张掖属国骨都侯,任命乞伏佑邻为北地属国骨都侯。两国总辖三十道,即三十名‘千人骑’,每道人数不定,少则数百、多则数千,万者寥寥无几。合二万余帐,有口十余万之众,可出骑卒万人。

    不过十余万之众,并非河西胡人总人口,还要许多未归附者,需要大汉接下来征讨,纳入国、道管辖。

    调元拓入中央尚书台,担任北台尚书仆射为荣誉头衔,由调配通晓胡事的凉州士人张就为北台左丞,协助其安抚民政。北台归于尚书台之下,听命于尚书令蒋琬。

    至于张掖都尉由李轨担任,降服境内未归道胡夷;北地都尉由张嶷担任,复郡兼征讨郡内不服胡夷。

    《汉纪·北官志》:“建兴十四年,置尚书北台,尚书仆射一人,六百石。掌胡民事,以汉戚胡人任之。凡教化、归附、礼仪、民刑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

    ——

    ①《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a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