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呼道:“是你?”

    鲁芝手持符节,脸色不变,应道:“久违颜君了,今为汉使,望君见谅!”

    “噔!”

    颜斐将在茶盏重重地放在桉上,嘲讽说道:“世芝一向以正直闻名,今陛下离关中不久,便舍忠义而近富贵,令人有所不齿也。”

    鲁芝没有诉说内情,而是澹定说道:“芝祖辈世受汉恩,今何言舍弃忠义而近富贵。况且君为颜子后人,且不闻子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芝乃关中鸟,当择关中木,有何之过?”

    鲁芝所引的之言乃出自《左传》,昔日孔子游历到卫国,卫国大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后鲁国人礼遇孔子,孔子又重新回到鲁国。

    而鲁芝的意思也是如此,自己是长于关中的鸟,虽可以选择树木,但还是无法离开关中。

    颜斐也闭嘴不言,因为他心里知道,他虽是兖州济北郡人士(山东肥城人),但他在京兆郡十几年时间,看着京兆郡一点一点地从荒芜到富庶,如何让他舍得离开京兆郡。而且论世受汉恩,他们颜氏各代子孙都有出仕汉官之人。

    顿了顿,颜斐跳过这个话题,看着鲁芝,沉声说道:“世芝既为关中人,为何对汉帝欲屠长安之事,一言不发,今有何面目入城劝降?”

    鲁芝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诸葛公素来爱民,多令军士不可虐民,非陛下本意也。此乃侍中廖立所献计策,此人谋过人,心狠手辣,识破颜君坚守之意,乃为遮掩让蒋济迁民之举。故上表言以屠城为名,逼迫颜君投降,使蒋济不可擅迁关中百姓而走。”

    闻言,颜斐气得站起身子,在堂内来回踱步,说道:“廖立恶贼实为可恨,关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今若从其之言,长安百姓必受灾祸,某十余年心血将付之一炬。”

    说着,颜斐着急地看向鲁芝,说道:“汉帝实为何意,今又如何会有屠城书信射入城内。”

    鲁芝拄着符节,正色说道:“陛下不愿屠城,但耐不住廖立久久苦劝,不得已射几封书信入城,以搅乱城内军心。但陛下仁德,不愿多伤长安百姓性命,故令芝入城劝降颜君。”

    突然,堂外侍从急跑入内,禀告道:“府君,蜀军恐有攻城动向!”

    鲁芝脸色大变,说道:“颜君,汉军蚁附攻城,若士卒有所受伤,城内百姓必遭汉军悍将泄愤。况且汉人军中胡人不少,届时……。”

    “胡人?”颜斐大惊失色喊道。

    “正是,其中麾下有黄头鲜卑及羌氐胡人不少。”鲁芝说道。

    关中百姓对来自西北的胡人记忆犹新,当初董卓麾下西凉士卒胡人众多,而且当地汉人多有胡人行为。入关中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李、郭之乱时,打败吕布,攻入长安之后任意杀人纵火,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二人矛盾之际,长安宫殿作为主要战场,李傕拉拢羌、胡数千人,胜则赏赐宫女给胡人。

    加上地震、干旱,大批的关中百姓逃散,入荆州、走巴蜀。可以说关中数十万户,上百万人口几乎从这地方消失了。长安几乎成了无人区。一直到建安四年,钟繇被任命为司隶校尉,持节去安抚关中,长安才从新有了生机。

    是故在关中百姓眼中,来自西北的胡人意味着灾难。受百姓的影响,作为府君的颜斐亦是难逃这种影响。

    鲁芝单手握住颜斐的手臂,诚恳说道:“芝乃关中人士,深知关中为何残破。芝之父亦是被郭汜所杀害,致使家人颠沛流离。今入城便是告诉颜君,汉军内有胡人,若惹急他等,恐有致长安无辜百姓伤亡,望府君三思而行。”

    颜斐停下脚步,面露迟疑,说道:“世英,某奉蒋护军及大将军之命,以此地固守十五日,十五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