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章武二年十月一日,大汉筑坛于成都武担山之南,刘禅代父祭天。

    古时皇帝正常一年两次祭天,第一次是孟春祈谷,孟春正月初一,举行祈谷礼,为百谷祈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第二次冬至祭天,冬至那一天是祭天日子,皇帝率大臣在冬至日祭天,拜谢皇天上帝,祈求国家复兴、风调雨顺的愿景。

    当然新皇登基,册封皇后、太子等国家大事,或自然灾害、外虏入侵、罪臣反叛等国家重大事件,皇帝或亲自到天坛,或派遣亲王恭代赴天坛举行告祭仪式。

    刘备嘴上认为夷陵战败是天时问题,天时不庇佑导致火攻兵败,于是便令刘禅替自己回成都祭天。

    刘禅在祭天之前在蜀汉新宫斋宫内斋戒两天,在祭前一天刘禅便身着冕服到宗庙行礼,晚上到武担山,住进斋宫实行斋戒,三天内刘禅为了表示对上天的虔诚,即不能见妇女,不能食荤酒,也不能听音乐。

    祭天典礼黎明开始,刘禅天未亮便起,打着哈欠,任由宫娥穿戴十二章纹冕服与戴九旒冕冠,在宫娥的服侍下洗漱完毕后,刘禅也清醒许多。

    刘禅乘坐銮驾到时,文武百官已经立于祭坛两侧,也皆身着粉米以下的三章图案冕服。

    二弟刘永、三弟刘理身着山以下的九章纹冕服。

    若是马超未亡,侯爵需着华虫以下的七章纹冕服。

    何为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十二章纹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yí)、藻、火、粉米、黼(fǔ)、黻(fú)。”

    在丞相诸葛亮高声朗读祭文曰:“惟章武二年十月丙午朔,越一日丁巳,太子禅,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汉有天下,历数无疆……。”

    刘禅从中层平台走到上层天帝牌位前下跪上香,然后返回中层行三跪九叩大礼,再上去跪献玉帛,又上去三次献三杯酒,每次都要一跪三叩。

    刘禅还要在两侧配享的祖先牌位,如太祖刘邦前再重复两次,最后刘禅率领陪祭群臣再行三跪九叩大礼。最后刘禅共计下跪31次,叩头66次,礼毕!

    诸葛亮命侍从撤供,将供品送进火炉中烧掉,以示由神灵带回天上享用。

    嗯!当礼毕时,刘禅已经累的不行了,脑袋有点懵,还是由黄皓搀扶上到銮驾。

    虽然刘禅祭天礼仪繁重,但是还是遵循一个原则:一切从简。毕竟如今国库空虚,祭天之礼不可费,但是能在繁琐的细枝末节上节省费用就节省。

    祭天大典,终究这是个仪式,目的达到便可,刘备命刘禅祭天目的有二,其一,宣告大汉百姓士卒,此次失利不是我刘备军事能力问题,而是天时暂时不在我们这边,祭天后就不用担心;其二,明确告诉大汉朝廷上下大小官吏,刘禅就是你们的未来陛下,是身着十二章纹冕服的太子。

    自古太子服饰与皇帝服饰最为接近,皇帝是冕十二旒,每旒五色珠十二颗,冕服十二章纹,太子冕九旒,每旒五色珠九颗,冕服九纹。

    但如果太子僭越成制皇帝服饰代表什么?取决太子的权势,可如李世民这般的太子;亦或如受皇帝宠爱,如朱标一般被明确为下任皇帝的太子。

    刘备命刘禅着十二章纹冕服,戴九旒冕冠,虽然奇异,但是这也明确的说明了刘禅是下任皇帝,除刘禅谋反外,基本不会动摇。

    刘禅坐在銮驾上,盯着前方晃动的九旒玉珠,刘禅如何不知刘备意思,祭天典礼对刘禅登基后话语权帮助极大。

    历史上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对诸葛亮言语:“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后世有阴谋家认为刘备在试探诸葛亮,但是殊不知自取在古代中有两个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