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还存放有大量草木灰,借此中和空气中的水分。

    而军粮这种中短期存储的粮食,工艺上以及程序上相对简便许多。

    作为负责人的邓艾,说道:“此仓可存万石粮草,可共五千将士一月之用。”

    汉时,一名士卒月食2石左右军粮,一万石差不多可供五千名将士一个月吃用。黄权大军两万人差不多一个月需要四万石军粮,骑卒的消化量会更大,马匹是成年士兵3-5倍食量。

    一年下来,黄权大军除去马匹差不多需要四十八万石军粮(注一),如果有农夫走陆路运粮草,消耗将会更大。

    刘禅穿梭在粮仓之间,问道:“目前邸阁内粮草有多少石,可供大军多少之用?”

    邓艾跟在刘禅背后,自信地说道:“启禀陛下,臣于天水、清河、新阳、率万人屯田,十二分休,常有八千将士耕种,四年间获粮一百九十二万石,可供两万大军四年之用。受上丞相军令,调一百万石于汉中供北伐大军足用,如今邸阁内有粮草有九十二万石,可供大军两年之用(抛出农夫消耗量),不计马匹。”(注2)

    一百万石军粮对于诸葛亮的九万大军可以说是帮助甚大,差不多可供五个月之用,这还没有算上在汉中的粮草,以及从陇右各地上缴的粮食税收。大汉可以说是为这场关中之战,准备了许久。

    刘禅心里默默盘算,欢喜地看着着近百座的粮仓,邓艾真就是屯粮小能手,难怪诸葛亮屡次在公文内夸奖邓艾,让诸军将士向邓艾、霍弋二人学习。

    刘禅停下脚步,一脸赞许地看着眼前的这些粮仓,说道:“士载之功,朕方知也!”

    ----------

    一:南北朝时“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斛与石相同。

    2:邓艾在淮河、淮北屯粮,四万人年得五百万石,六七年间,得三千万石,可供十万将士五年之用。(在这里考虑地理因素,减少一半的岁产。)